“小”种子须花“大”心思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街道大坝村驻村选调生 王矩

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国以农为本,粮以种为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一直以来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农业生产的众多环节中,农作物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攸关农业生产的高质、高效、高产。因此,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破解种源“难题”,对实现农业自立自强、端稳端牢国人饭碗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总书记在田埂上对着一粒小小种子的再三叮嘱,让每个党员干部的心中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谨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之事无小事,培育优质种子、打造农业“芯片”须得花费“大”心思,赶赴丰收盛宴、尽享香甜米粮真要下足“苦”功夫。

勤练“科技功”,育好“一粒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保障粮食安全要大力实施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种业科技自主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必须踔厉奋发,不断探索新道路、研发新技术、开拓新领域,广大从事农业科研的科技工作者无疑是一线战士。攥紧中国种子,需要科技工作者驰而不息,大力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以“身”做“种”,“扎根”在充满奥秘的科研大地上,在“破土”的光明中坚定信念,在“拔节”的冲刺中竞进提升,在“抽穗”的征程中善作善成,努力在攻克技术难关中成就科研梦想、兑现人生价值。要有效运用技术加快作物品种的选育脚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及种子库建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种源高地。要明确攻关方向和破零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让农民种下的“金种子”长出参天“大希望”。

常思“服务计”,打造“广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问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老百姓都能够顺心满意,我们这个国家才能越来越好。”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毫无疑问这是干事创业的大好机会,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部门的业务优势,助力加快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好“最强大脑”,让他们的知识产权不再“流浪”;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科企合作,推动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姻”,召唤集齐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企业靠拢,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大力解决重点优势企业的“后顾之忧”,引导卸下“心理包袱”,带着满满的“安全感”出发。密切关注农业食品、农业科技、农业生鲜、农业电商等领域的新政策、新商业、新布局,用好用活政策,让人才、企业大胆干事,宣传解读政策,为村民、粮农把关托底。唯以优质的服务打造广阔的平台,才能让各类主体尽情“跳舞”。

苦修“转化招”,装稳“加速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不能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必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重视良种的推广和种业的产业化,支持企业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作为党员干部更应“动起来”“跑起来”,为争取资金、政策支持而努力奔走,为良种的推广深入田间地头亲自示范带动,充当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农民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的“润滑剂”,推动成为利益共同体,进而推进种业的产业化,为科研成果装稳“加速器”,才能加快形成有利于民族强大、具有绝对竞争力的种业产业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虽小,却关乎14亿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必须花“大心思”。深耕土地就是在生养自己,培育良种就是在哺育自身,要持续擦亮农业“芯片”金字招牌,坚守科技创新、为国争光的初心使命,倾力打造全新的“中国芯”品牌!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1)
上一篇 2022-05-01
下一篇 2022-05-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