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打造边境地区人才新生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边境小城嘉荫县出现了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人才流失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嘉荫的发展脚步。“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组织部门应扎实抓好人才工作,用好本土人才,留住外来人才,为推动嘉荫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打造人才“生态圈”,激活本土人才“一池春水

本土人才,对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土人才的优势在于他们对本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本地的发展更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他们对本地的情况更加熟悉,能够找到更加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用好本土人才,是抓好嘉荫人才工作的根本。

深挖“家乡人”潜能,人尽其用。通过深入调查将本地各类身怀一技之长和有种养殖经验技术的人才挖掘出来,登记入册,摸清人才家底,组织本土人才外出参观培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引导他们在家乡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党员干部内部开展“树标杆”行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从而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提升党员干部干事本领。

巩固“家乡情”羁绊,故土不离。发挥“乡情、亲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全面摸清离乡在外优秀人才情况,做到流向地点、学历基础、从业情况、性格特点、返乡意愿、履职愿望六个清楚,派专人精准对接在外务工人员、在外求学大学生、在外乡贤和返城知青,通过邮寄《来自家乡的一封信》、邮寄特产、邀请回乡旅游等方式加强血脉联系,把“风筝线”变成“连心桥”。搭建游子平台,定时推送家乡信息。

加强“家乡魂”培养,雏雁回巢。对县域内中小学生开展以“爱家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内容包括:讲授地方史,参观恐龙博物馆和地质公园、认识家乡的鱼和山野菜等,增加中小学生爱家乡情怀。实行“雏雁计划”,面向本地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公开选拔优秀者作为年轻人才储备力量定向培养,与入选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提供大学本科期间每学年的学费及生活补贴。大学生毕业后,由县委统筹安排工作岗位。同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欢迎本地籍大学生回家开展寒暑假实习、毕业实习。

培植人才“梧桐林”,引导外来人才“凤长栖嘉”

嘉荫近几年通过公务员事业编制公开招考、选调生招录、乡(镇)事业编制到村任职考录、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吸引来了一些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为本地注入了新鲜血液,未来5年里随着“千人计划”的实施,嘉荫还将引进大量人才,如何让外来人才来了就留下来,来了就把根扎在嘉荫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完善成长政策,保障留其身。健全人才认定评级体系,对专业人才给予认定评级,并兑现相应等级的待遇,鼓励人才参加技术等级考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完善人性化岗位分配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为新入职人员按照特长和兴趣安排适合的岗位;畅通晋升渠道,对于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优先进行提拔,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与激情;同时,进一步发挥人才公寓作用,改善乡镇住宿、伙食条件,为引进人才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坚持人文关怀,温暖留其心。要让引进人才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安排本地党员干部与引进人才结成“一对一”暖心对子,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上联系帮扶,帮助他们克服陌生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尽快地融入嘉荫大家庭。定期召开人才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在工作中的困难、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等,进一步听取优秀人才对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来县短期挂职人员,通过组织活动和结对关怀让他们爱上嘉荫,把嘉荫当成第二故乡。

助其安家立业,扎根留其人。通过组织县域景点参观及培训讲授嘉荫史等方式,加强引进人才对嘉荫县“生态农业县、知名旅游县、开放边境县、美丽宜居县”发展定位的认识,让引进人才充分了解到嘉荫是一个朝气蓬勃、前景广阔的大舞台,让他们对嘉荫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坚定在嘉荫买房、把老人接嘉荫来养老、把家安在嘉荫的决心。同时,以“嘉绩青春”青年干部人才联盟为平台,为年轻人才组织开展各类联谊活动、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增加年轻人才交流的机会,在嘉荫安家,在嘉荫立业,成为嘉荫的一部分,为嘉荫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49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30040.html

(0)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 2023-07-1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