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三种力量” 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近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着力加大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认清当前形势,坚持道路自信,彰显强大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一时一事会有波动,但长远看还是东风浩荡。从当前看,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势头并未改变。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随着政策效应不断累积,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2%、51.7%和52%,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呈现出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的良好态势。从长远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从掀起土地革命、开展大生产运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胜利,到实施“一五计划”、完成“三大改造”,奠定国民经济腾飞发展基础,到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连续4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伟大奇迹,再到推动供给侧改革、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疫后经济恢复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经济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历史与现实有力证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也是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保持住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

抢抓当前机遇,打通内外循环,汇集强劲动力进入2023年,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缩的冲击之下,俄乌冲突升级又加速世界格局变化,全球经济呈现整体下滑趋势,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既是防衰退、抗通胀的严峻挑战,也是倡导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展现大国担当的空前机遇。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结合当前形势,就是要充分发挥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充分的要素保障、优良的营商环境等优势,对内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回暖,大力繁荣国内经济,对外推动更高水平的“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推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构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整体,同世界各国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夯实产业基础,聚力升级转型,铸就强悍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中国经济韧性强源于强大的供给能力,源于坚实的产业基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要稳字当头、壮大支柱产业。要采取更加精准灵活的宏观调控,确保能源、原料、土地、资金等基本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大对于工业、农业等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和投入成本,推动产业上下游畅通和补链强链,有效提升其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另一方面,要打破常规、加速产业转型。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要加大各类创新中心、孵化中心的建设力度,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锚定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着力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结构,引导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做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尽管压力困难客观存在,但我们有“稳”的底气和定力,有“进”的基础和动力,更有“跃”的底牌和实力。时势同力,我们要锚定奋斗目标,把握有利条件,以“国之大者”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07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46962.html

(0)
上一篇 2023-10-08
下一篇 2023-10-0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