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 争星争先 服务发展

雪后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萨力巴村,仿佛披上了一袭白纱,银装素裹。老哈河畔这个焕然一新的村庄,此时人群熙攘,分外热闹。村党总支书记赵国顺就近集中了57名党员,组成4支党员先锋队,清理积雪、慰问群众、筹备物资,寒气中透着平淡日子的幸福。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牌匾被赵国顺擦得锃亮,正赶上党员都到齐了,他们准备召开支委会议,研究争创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的事。“十颗星必须到手,咱干得好叫得响,现在要打个样!”赵国顺强调的“十颗星”,也是全市近万名党组织书记都想争取的。

为破解部分党支部抓工作办法不多、服务群众能力不足等问题,今年以来,赤峰市以星级化管理和亮晒比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通过细化创建标准、压茬规范提升、分类亮绩比拼等举措,努力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评星争先—— 

支部创建有标尺
“对照这十颗星,干得什么样、能排在什么位置,全都一目了然!”在宁城县党支部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县委党建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王蕾说。

今年初,市委印发开展星级化亮晒比、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工作方案,综合考虑不同类型党支部的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明确各领域党支部星级化建设标准。12个旗县区委和6个市委直属党(工)委对照细化分解,推动全市各领域党支部凝“星”聚力、争星争先,形成基层党组织创新创先和整体提升的工作机制。

以支部工作条例中的规定内容为重点,评定5颗基础星,结合各领域党支部在服务落实好中心重点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评定5颗特色星,进一步明确全市9大领域基层党支部工作任务和目标。其中,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的五颗基础星,采取“一票否决、达标赋星”方式评定,达标后方可评选特色星。特色星由100分的各自领域任务完成情况和10分特色亮点组成,每累计20分可换得1颗星。十颗星即可参评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

预计到年底,全市建设6星以上的堡垒支部6000个,占比60.9%;创建8星以上的坚强堡垒支部1000个,占比10.1%。

挂点包联—— 

转化整顿促提升
位于大青山脉深处的克什克腾旗宇宙地镇永隆村,党支部建设工作多年来一直处于不上不下的中间水平。今年初,市委组织部专门派干部到永隆村监测包联党支部创建工作。

以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市委明确“一年典型引领作示范、二年全面规范见成效、三年巩固深化上台阶”思路,3年内将全市所有党支部全部建设成为达标6颗星的堡垒支部,将三分之一的党支部创建为达标8颗星的坚强堡垒支部,选树一批达标10颗星的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并部署实施一系列行动,推动支部创建落地落实。

自10月起开展百日创建行动,对照5颗基础星,组织基层党组织规范设置、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用发挥情况等5项自查自纠行动,开展全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党支部委员会班子建设等6项专门分析,为支部创建工作摸清底数,夯实基础。

开展驻点监测行动,市委书记带头到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指导,带动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普遍建立党支部联系点。市县两级明确153名党建业务骨干,分领域包联监测1个先进支部、1个中间支部、1个后进支部,指导全市459个党支部工作监测点争星晋位,示范带动各领域党支部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对策。

在8星以上的先进支部实施“头雁工程”,深化总结提炼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成效,确保典型经验立得住推得开;在6星中间支部实施“提升工程”,对照各领域标准补齐短板、持续规范工作;在6星以下的后进支部实施“转化工程”,动态摸排相对后进、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党支部,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包联机制,采取“一支部一对策”的举措,提升达标争星实效,年内共整顿提升软弱涣散、相对后进党组织27个。

分领域打擂—— 

比学赶超增效能
“元宝山区西露天街道金河湾社区党支部书记郭红娟,最终得分:91.96分……”10月26日,在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比武争星现场,气氛十分激烈。现场参赛的林西县城南街道学府社区党总支书记宋伟东感慨:“全市300多个社区书记同台竞技,谁都不愿被比下去。”

为搭建同领域党支部建设学习交流平台,增强党务工作者内生动力,市县两级分领域组织开展以“亮职责任务、晒工作成效、比贡献担当”为主要内容的亮晒比活动,推动全市各领域基层党支部比学赶超。

农村牧区,围绕组织振兴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分级开展擂台比武,市、旗县区、苏木乡镇分别选树好书记60名、124名、467名,探索出“减标牌、优职能,减事项、优服务,减窗口、优队伍”“三减三优”模式、党建引领“三变改革”等多种做法。

街道社区层面,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召开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开展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比武争先,组织44名街道党工委书记、20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书面比武、登台述评,晒成绩、讲方法、谈经验、论发展。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领域围绕党组织服务效能提升,推行“非公党工委+行业党委”模式,成立出租车、总商会等行业党委10个,建立“红蜂驿站”“红色蓄能站”等304个,已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劳薪休假、保险权益等问题1700余个。“我们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推动党建与业务相互促进,有效提升党组织为民服务质效。”赤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乔宇驰说。(本报通讯员 赤组轩)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0)

稿件来自

上一篇 2024-02-12
下一篇 2024-02-13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