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信息报“忧”得“喜”?深度融合不可少

近年来,四川成都市委办公厅信息处进一步明确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兵位”与“帅谋”、“理论”与“实际”、“精写”与“快报”、“考核”与“激励”深度融合,向上级党委报送一批高质量问题建议类信息,有效发挥参谋辅政作用,在信息报送中实现了报“忧”得“喜”。

推进“兵位”“帅谋”深度融合

为解决问题建议类信息选题中存在的政治站位不高、全局视野不广、重点和优势领域研判不足等问题,坚持精准把握“上下内外”四情,努力确保所报信息契合党中央决策需求。

聚焦国之大者“谋”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谋划契合党中央工作需求、具有参考价值的选题。例如,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建设公园城市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和选题方向,报送民族复兴引领城市崛起、全面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等调研信息。

紧盯重点领域“研”题。紧紧围绕“党中央想知道的”和“需要党中央知道的”研判信息选题,准确、全面收集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社会稳定等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收集和反映专家学者、基层群众所想所盼所需,报送了资本过度入侵养老行业、加强经典儿歌创作等问题建议类信息。

依托本地优势“解”题。立足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定位,聚焦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结合世界文创名城、最佳旅游城市建设等特色工作,深挖相关领域在全国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以“一带一路”、南方冰雪产业等为题报送了多篇问题建议类信息。

推进“理论”“实际”深度融合

为解决问题建议类信息调研中信息来源不广、情况反映不全、调查研究不深等问题,坚持广布网、强合作、深潜水,真正使信息调研成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关键、沟通的桥梁。

广泛延伸信息触角。通过整合全市各区(市)县党委系统信息员,联动人大、政府、政协信息渠道,加强与媒体、学校、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选取基层乡镇(街道)、部门和产业园作为社情联系点等方式,将信息触角向一线延伸,收集报送了考研高价酒店、志愿服务功利化等一批“带露珠”“冒热气”的问题信息。

全面强化区域合作。坚持直接合作与交流互鉴相结合。一方面,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川藏铁路建设等区域性课题,赴重庆等地开展调研座谈,合作撰写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干部群众十大关注点等问题建议类信息。另一方面,加强与邻近省份、城市的交流合作,主动对标信息工作先进地区,先后赴上海、深圳、杭州、武汉、宁波等地学习考察,交流工作经验、共商信息选题。

深度开展专题走访。坚持开展“全动员、分专题、到一线”调研,组织全市党委信息队伍成立企业发展、社区治理、民生保障等多个调研专班,分组下沉企业、村(社区),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形成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城市竞争力研究、青年创业就业需求等一批专题调研信息。

推进“精写”“快报”深度融合

为解决问题建议类信息行文中问题反映失之于“慢”、分析建议失之于“偏”等问题,准确把握不同类型信息的特点和要求,兼顾准确性和时效性,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节点、热点信息,讲究恰逢其时。系统梳理全年节日、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建立信息选题台账,及时上报了教师节收礼新花样等节点信息。密切关注媒体、网络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组织整理撰写信息,同时争取领导充分授权,建立扁平化审核机制,保障快审快报,实现“当日热点当日反映”。

普遍、常态信息,讲究精雕细琢。对于上级报送要点和本级报送计划内的信息,广泛发动区(市)县信息员申报提纲、“揭榜挂帅”,优中选优确定撰写方向,避免仓促完成。写作中坚持弘扬良好文风,不穿靴戴帽、拖泥带水,力求通俗易懂、表述精准,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例如《警惕植树节成“植数节”》等标题,用简练的语言生动表达了丰富内涵。

专业、学术信息,讲究借智借力。对于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信息,充分发挥包含21所在蓉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库联盟作用,长期聘请四川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智库专家对上报稿件进行把关。定期上门拜访专家学者,围绕擅长领域进行约稿,报送了川藏铁路建设、疫情防控、生态环境保护等一批专业性建议信息。

推进“考核”“激励”深度融合

为解决报忧信息领导干部“护帽子”、工作人员“捂盖子”等问题,用好“考核”和“激励”两大指挥棒,让报“忧”者得“喜”,不报“忧”者得“忧”。

优化考核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将党委信息工作纳入全市各地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以市委办公厅名义对排名前30%的优秀单位及优秀个人进行表扬,并由市委办公厅负责同志上门颁发证书通报表扬。提高问题建议类信息计分权重,同时赋予问题类信息单独效果评价得分。

强化正面激励,创新报送模式。大力推行发送“英雄榜”、感谢信和科研采用证明等制度。2021年,向起草单位主要负责人发送“英雄榜”和感谢信百余封,对被上级党委采用的专家建议稿件出具科研成果证明,激发各方面积极性。创新“信息匿名报送”模式,2022年以来,部分匿名报送问题类信息已转化为党委决策。

锻造专业队伍,长效培养人才。制定《模块化建设刊物编辑岗位工作手册》,通过划片区联系指导、组团式分类培训、订单式送课上门、学徒式跟班锻炼等方式,加强对基层信息员的综合培养。利用跟班学习制度,由资深编辑与年轻干部一对一结为“师徒”,打造“高、专、精”的人才队伍,确保“不断岗、不断层、不断档”,为信息工作源源不断注入后劲活力。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已关闭回复。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