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832”至“0”的精神力量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泊于镇人民政府 谭亚楠

11月23日下午,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正式“清零”。这场从“832”到“0”的攻坚战,背后蕴含的不仅是中华民族摆脱绝对贫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一刻,更是数百万个扶贫战士们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是他们坚定追求、一往无前的执着与奉献。

一个“情”字映初心。无论是“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还是“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字一句的铿锵话语,彰显的皆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这种情怀,是“青春之花”黄文秀主动放弃大城市的锦绣繁华,把双脚扎进基层泥土时的义无反顾,也是扶贫书记黄诗燕8年走遍炎陵120个村庄、在岗位战至最后一刻的鞠躬尽瘁。因为以百姓心为心,他们坚定奋战在祖国最需要、条件最艰苦的贫困一线,尽心竭力为民办事,千方百计为民解忧。“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这场脱贫攻坚战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奉献与付出。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如此,真正走近田间地头、百姓炕头,听听群众所急所难,解决群众所思所盼,始终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在深深扎根群众中永葆初心。

一个“敢”字改天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3座大山、9个悬崖、10多处峻岭……地势的险恶并抵不过黄大发和村民们“改天换命”、摆脱贫困的决心。艰苦奋斗36年,一条长近10公里、让涓涓清泉流进山中的“天渠”终于立在眼前。“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下庄村的毛相林同样不信大山的“邪”,7年时间,于绝壁上一锤一锤凿出的“天路”终于通往山外。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7亿多人摆脱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以上……这样前所未有的“脱贫奇迹”、曾经世人眼中的“绝不可能”,在一代代人的敢拼敢闯、顽强拼搏中终成现实。共产党人就当有敢于胜利的斗志、攻坚克难的魄力,坚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不怕困难、不惧挑战,在持之以恒的奋斗中不断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一个“干”字显担当。幸福不会从天降,唯有奋斗始见金。刚来到炎陵的黄诗燕深知,要想彻底改变这里的贫穷,除了实干真干,别无他路。种茶叶、栽黄桃、养白鹅……一项项“风生水起”的产业,几年间就成了造血扶贫的“致富经”。2015年,花甲之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主动请缨,从实验室来到当年的贫困县澜沧,开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用科技助力发展冬季土豆、林下三七……仅用四年多,朱有勇和他的团队就为每户平均增收2.5万余元。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他们不走过场、不做虚功,而是真正扛起责任、担起使命,结合实际谋实招、求实效,用奋斗开辟“致富路”,用汗水灌溉“幸福花”。共产党人的担当就应体现在行动上。把初心当做为民办事的动力,使命化成为民解忧的作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用实干撑起人民更美好的明天。

苦瘠不再,新程已启。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担当奋斗,我们坚信,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终会成为现实!

(0)
上一篇 2020-11-24
下一篇 2020-11-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