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党建引领“林下+”产业发展

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人民政府 封琼

今年来,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模式,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把林下养殖与当今倡导的“绿色、环保、原生态”相结合,坚持主导与特色结合、种养与经销结合,将林下种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

“林下+蜂”鼓足“钱袋子”

“去年我养蜂10箱,卖了差不多1万元,今年又发展40箱,预计有5万元。”在蜂场查看蜜蜂繁殖情况的下寨村罗德莲高兴地说。

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客楼镇充分利用生态优势,以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扶贫模式,大力发展林下养蜂产业。

村合作社负责销路保障和提供技术指导,“28”投入,“46”分成,合作社所得的利润60%用于覆盖贫困户,40%用于覆盖养蜂户的管理费。

“一花独放不是春,自己身为村干部,应该想办法带大家致富。”在该村“两委”成员的引导下,带领大户贫困户养峰,主动给他们技术指导,助力脱贫。

下寨村建档立卡户周安穗说:“技术也提供,后期有分红,还有部分管理费,发展养蜂还是有信心的。”

今年来,客楼镇发展养蜂产业600箱,建立了5个百亩基地,带动就业20余人。

“林下+禽”育出“金凤凰”

“思州鸡养殖,政府出资80%,本人自筹资金20%,我饲养6000多只。”白家坝村养鸡场负责人邓森鸿说,“现在每只3斤多,预计到年边可以出栏。”

该养鸡场租地面积500亩,鸡舍31个,每个鸡舍可容纳800~900羽。“因受疫情影响,现在是保守养殖,到明后年,就会逐年增加,养殖场计划是年产十万只鸡,养殖基地规模要扩大到1500亩左右。”邓森鸿说。

今年来,客楼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把林下养殖与当今倡导的“绿色、环保、原生态”相结合,坚持主导与特色结合、种养与经销结合,将林下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规划林下养殖1500亩,目前已完成500亩,预计年收入可达20余万元,还可解决数十户建档立卡户的就业问题,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让“思州鸡”变成群众增收的“金凤凰”。

目前,客楼镇林下思州鸡养殖大户共有4户,存栏4万羽,预计年收入50万余元。

“林下+药”剔除“穷因子”

“黄金基地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15年租赁合同,种植周期一次为5年,预计亩产至少5000斤,按市场10/斤,基地总产值达1600万元。”

土黄村支部书记肖吉发高兴地说,“按照1000元/亩计算,320亩黄金种植每年需要花费管护32万元,可带动群众112人就近务工。”

土黄村钟占香在家照看孙子,不能外出打工,她说:“一天有80块,可以贴补家用,又不耽误在家里带孙孙。”像钟占香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脱贫户陈军说:“今年我们村发展了新的产业,我们就多了一份务工收入,后期还可以分红嘞”。

土黄村林下黄精种植示范基地总投资276万元,其中扶贫资金222万元,合作社自筹54万元,涉及土黄、安山、丰坝3个村建档立卡户196户775人。

今年,客楼镇采取“订单式”发展种植太子参、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太子参5053余亩,带动农户300余户1200余人;发展黄精320亩,带动贫困户60户约192人就业。

(0)
上一篇 2020-10-23
下一篇 2020-10-2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