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考核结果的“鲶鱼效应”

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渔民为了让捕捞的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在装满沙丁鱼的船舱里放进几条凶猛的鲶鱼,沙丁鱼见了左冲右突、四处躲藏,加速游动,有效解决了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管理学中著名的“鲶鱼效应”。

一石激起千层浪,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这也为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水”带来了参考借鉴。当面,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大环境大背景,仍有少部分干部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萎靡不振、得过且过,严重损害事业、贻误发展。让更多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形成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也需要借助某种外力刺激,让“沙丁鱼”式干部动起来、跑起来,强起来、硬起来。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考核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则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动力的“鲶鱼效应”,只有把考核结果贯穿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激励关爱等工作始终,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才能倒逼干部转作风、抓落实、求实效,促进干部成长成才,并形成以点带面、激励一大片的示范效应。

考核的目的在于结果的运用,着力构建“精细指标、精准考核、精确运用”的全链条机制,才能提高考核的生命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良好环境。但实际工作中,个别单位在考核过程上大做文章,对考核结果却漫不经心,在考核时“轰轰烈烈”,结果运用却软弱无力,为了达到考准考实要求,习惯于多头考核、层层考核,却忽略了“如何用”才是考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考了之”,“考用”衔接不到位等做法只会让实干家“寒心”,奋斗者“冷了心”。

事实证明,考核结果如果悬在空中、落不了地,就会成为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拦路虎”,甚至滋生新的形式主义,为干部带来“迎考”负担。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打通干部考核“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于做好结果运用的“后半篇文章”。坚持以实绩论英雄、以质效论英雄,对考核优秀、表现突出的干部,要按照相关规定确保物质奖励不落下,晋升职级往前靠。坚持以“考核卷”补齐干部“减分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政策规定一知半解、业务能力薄弱的“夹生干部”对症下药、精准滴灌,帮助尽快“回锅变熟”。坚持以逐一“过筛子”为挑选干部、配置干部的重要抓手,让坐而论道“清谈客”,贪图享乐的“太平官”让位子、受贬责,及时发现、有效甄别“带病”干部,切实让干部考核回归本位。

“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是科学运用考核评价结果的重要表现,考核结果作为激发干部履职尽责内生动力的“鲶鱼”,必须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才能促使广大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上埋头苦干、真抓实干。

(0)
上一篇 2021-05-12
下一篇 2021-05-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