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珙县:“红色领航”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县委组织部 喻大松 田野

四川珙县聚焦城市基层治理“统筹不够、参与有限、形式单一”等问题,持续深化红色队伍、红色机制、红色工程、红色阵地建设,以“红色领航”助推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一、建强“红色队伍”,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全面调动网格员、志愿者和社区专职工作者三支队伍,充实城市基层治理力量。一是优化网格队伍。按照网格与居民小组完全重合划分原则,将14个城镇社区划分为148个网格,由居民小组长担任网格支部书记,综合履行治安防范、纠纷调解、便民代办等15项职责,力促各项治理工作落地落实。二是壮大志愿队伍。依托珙县互助公益协会、义工协会等志愿服务队伍,由社区党委整合社区干部、退休党员、青年群体等力量,建成龙祥社区七彩阳光、新桥社区居家创业等14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法律咨询、环境治理、就业指导等服务400余次,引导居民有序参与治理。三是打造专业队伍。深化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和职业薪酬体系,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考核机制,选派25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到上级机关、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全面提升社区干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二、深化“红色机制”,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深化“大党委、双报到、联盟化”等多方参与治理机制,协调联动开展基层治理。一是深化大党委机制。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组建社区“大党委”,每季度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驻区单位党员每月到社区开展1次志愿服务,驻区单位每季度帮助社区解决1个难点问题,推动共驻共建、共治共享。二是深化双报到机制。推行“双包双选双管”机制,建立“包驻地区域+包分派区域”的包片定责模式、“选规定任务+选自定任务”的社区服务模式、“积分制管理+信息化管理”的考核评价模式,组织1000余名机关党员下沉社区,开展政策宣讲、调解纠纷等活动2000余次,城市治理力量不断增强。三是深化联盟化机制。聚焦商圈、市场和园区,成立3个区域化“两新”组织党建联盟,根据联盟成员单位服务资源、内容,建立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健康知识宣传”等活动37场次,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三、实施“红色工程”,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通过实施社会组织孵化、城市智慧治理、小区家园共治等示范工程,进一步精准治理方向,提升治理水平。一是社会组织孵化工程。依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培育、创新展示、资源对接、专业服务等4大功能空间,帮助珙县互助公益协会、社会工作者协会等10个协会承接政府购买项目22个;每周邀请社会组织开展2次培训交流会,讨论交流治理服务项目,精准治理方向。二是智慧城市治理工程。依托升级后的“智慧珙州·数字红云”平台,开发高空瞭望、慧眼工程、天网工程等系统,创新构建县、乡镇、村(社区)、网格四级联动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功能,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三是小区家园共治工程。针对物业小区、老旧小区、“三无”小区治理难题,创新开展“家园共治”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八大专项行动,通过抓实党建示范、物业提质、老旧小区改造、社会组织发展等8个方面,聚力打造一批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品牌小区。

四、打造“红色阵地”,增强基层治理活力。把抓好阵地建设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整合各方力量,绘好基层治理同心圆。一是打造珙州驿站。在居民小区、商业街区等区域建设20个“党群驿站”,依托驿站覆盖区域在职党员,帮助社区居民协调解决困难,调处业委会和物管之间的矛盾纠纷。同时,为居民提供免费茶水、图书借阅、共享工具等便民服务。二是建设商圈党委。在县城商业集中区成立“桃花井”商圈党委,吸纳鹿鸣茶业、圣浦食品等45家企业为成员单位,每月召开1次商圈党建工作联席会,商讨解决商圈内居民就业、企业融资各类问题114个。同时,在龙祥社区等设立4个延伸服务点,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三是实施亲民改造。打破传统“行政化、办公化”柜台办事模式,打造开放式办事大厅并配套“陈五姐调解室”“僰乡义工服务站”“苗族蜡染和麦秆画传习室”等特色功能区,定期举行蜡染、石雕会展等主题活动,丰富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治理“温度”。

(0)
上一篇 2021-01-20
下一篇 2021-01-2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