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秋凉 离离稻穗

安徽省芜湖市白马街道白马社区 刘慧慧

一缕秋凉烟雨至,一纸素笺寄相思,路过育种基地,看到金秋的风掀起阵阵稻浪,再一次想起了袁隆平先生。

第一次知道袁老,是在电视上,知道一位古稀老人让中国人吃饱了饭,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第一次走近袁老,是感慨袁老在耄耋之年,仍坚守在一线。袁老常将“人就像一颗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挂在嘴边。如今袁老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但受他滋养的无数“种子”,破土而出,含苞待放。

我想做一颗奋进的种子,在追梦路上展现时代担当。袁老说他的梦想很简单,但正因简单而伟大。他在国际断言杂交水稻课题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顶着质疑和嘲笑,实现了亩产从700公斤到突破1500公斤的飞跃。作为“90后”,他说他还有潜力可挖,最终倒在田间、倒在为人类谋福祉的最前线,最终他带着梦想去了远方。您教会了我,要做一颗好的种子,在逐梦路上绽放青春之勇毅,展现青春之风采,不畏难、不惧难,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闯出一片新天地,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时代担当。

我要做一颗干净的种子,以克己奉公涵养作风优良。“精神上要丰富一点,物质生活上则要看得淡一点”。袁老一直居住在老旧房子里,一生艰苦朴素。他总说敬天惜粮、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粮食连年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他教会了我作为一名青年基层干部,直面群众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一级组织,当以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涵养优良作风,赢得人民群众满意,用浩然正气务实执着干劲。

我愿做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以躬行实践练就过硬本领。袁老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我记忆犹新,“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耄耋之年的袁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几乎天天都在田里,最终培育出了恶劣环境下成长出的水稻,让更多的人吃饱了饭。正是袁老的谆谆教诲,让身在基层我定心定意,只有把根埋下去,做好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才能通过点滴“细枝末节”解决了群众所关注的“急愁难盼”问题,只有经风雨才能长才干、见世面、壮筋骨,磨砺出群众工作能力和朴实而接地气的为民办事作风。

袁老这一生丹心映青田,不悔是初心,不仅将种子种在了田间,更种在了我们青年一代的心田。我们青年一代当以袁老为榜样,继续完成袁老的使命担当,做一颗茁壮成长的“好种子”!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1)
上一篇 2021-10-12
下一篇 2021-10-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