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驻村”更要“注心”

四川省富顺县狮市镇梓林村选调生 雷鑫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中勉励留学归国青年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到村任职选调生要读懂回信背后的干事创业密码,作为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的青春力量,要心系“百姓事”,争做“以村为家”“视民为亲”“引领发展”的驻村“有心人”,做到驻村更“注心”。

以村为家,真心融入,注入一颗“用土话讲政策”的诚心。当前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各项惠民政策源源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而驻村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如果以一副“文绉绉”的“矫情”姿态与群众打交道、为群众讲政策,群众既难听得懂,更难想得通,必然难以融入、难以落实。入村先过“语言关”,驻村选调生要多学“乡音俚语”、多讲“地方土话”,积极发挥自身文化知识优势,练好懂政策的“基本功”,以“庖丁解牛”的精神去“嚼烂”各项惠民优民富民的政策主旨,并将其“翻译”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土道理”,向群众“奏响”党的政策“好声音”。要练好落实政策的“硬手段”,在政策落实上不打折扣、不留余地、不搞变通,严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中梗阻”现象,坚持站稳群众立场,让政策一路直达群众“心坎”,从而保证党的“好声音”掷地有声。

视民为亲,全心投入,注入一颗“愿听群众唠叨”的耐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群众呼声是基层工作的“第一信号”,如果不及时接收,就可能出现干部干得“热火朝天”,群众在旁“冷眼旁观”的现象。驻村选调生必须做到“竖起耳朵”倾听群众呼声,用心听懂群众“唠叨声”中的期盼。要时常深入到群众中,与群众面对面、心交心,深入了解群众的想法,听听群众的意见建议,既谈工作,也话家常;既听喜讯,也听牢骚,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坚持问需于民,既要问得直接不拐弯抹角,又要问得具体不含糊不清,通过“直切病灶”的方式让群众的“小病”“顽疾”无处遁形,从而“对症下药”。要坚决杜绝只表态不落实的形式主义,坚持服务群众“不打烊”,群众诉求“马上办”,在为群众办实事中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

引领发展,用心切入,注入一颗“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心。当前,正值乡村振兴的黄金时期,驻村选调生要敢于破局限、为人先,以超前眼光为村谋发展之路,争做发展风口上的“弄潮儿”。要善于擦亮“发现”的眼睛,用心挖掘村内的“潜资源”“闲资源”,着眼农旅融合、互联网融合等新型发展思路,通过引入企业、集体经济投资等方式盘活资源。发展不能光靠喊,更不能全靠等,要常在一线“跑腿”,勤向上头“张嘴”,用脚丈量“难点”,用嘴疏通“堵点”,立足本村的亮点特色,充分利用积累的“人脉资源”,把一些好的、合适的试点项目争取到村。要坚持“授人以渔”的思想,通过“院坝会”“读书会”等方式引导村民与时俱进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管理经验、互联网思维、商业模式,以土地入股、技术入股、劳力入股等新方式把村民吸附在产业链条上,激活村民的内生动力,让村民来当老板、当股东、当员工,从而让发展既有前景更有“钱景”。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5-22
下一篇 2022-05-2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