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香”里的“勤俭”记忆

甘肃省渭源县上湾镇人民政府 惠施贤

夏粮归仓,阵阵新麦香。

在我儿时记忆里的“麦香”,是农历“七月十二”的“麦扇”,是冒着烈日捡起的一支支麦穗,是一顿“四代同堂”温馨围坐的家常饭,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记忆。

农历七月十二是甘肃陇中的汉族节日,是日为新麦上场后食新面之节,又值辣椒、茄子等时令蔬菜成熟,故有农家有谚语曰:“七月十二,辣椒茄儿”。这一天更有用新面作“麦扇”之习俗,烙成穿裙娃娃形状,鱼儿形状等动植物和人形的馍馍,名之曰“麦扇”,分给家人食用,小孩子尤为喜欢。新菜新面,合家饱餐,共享丰收之乐。故又有谚语曰“七月十二,烙麦扇儿”。

记得小时候,每年到农历七月十二,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会满怀期待,等待着忙碌在打麦场的母亲能抽出空来,做他们期待已久的美食。

“麦扇”的制作方法也不复杂,将新麦面粉和上自产的清油、土鸡蛋和适当调味料,发酵到恰好的时候,揉成一个个小面团,在母亲的巧手下,一个个身着罗裙、彩带飘舞的“仙女”模样便跃然眼前,最后再由站在一边凑热闹的我用两颗黝黑的花椒籽给“仙女”“点睛”后,分别铺到大铁锅中,用小麦秸秆温柔的火力烙上几分钟后再翻面上火,飘散着新麦香味的“麦扇”烙饼便出锅啦。

这是一种不知从何时流传下来的美食,只记得母亲说她小时候姥姥也会做。虽然我已学到了母亲的做法,但自从参加工作离开家,便再也没有制作的时机了。

母亲也说不上为何叫“麦扇”,我猜想除了形状像打开的折扇外,亦用来表达庄农人在炎炎夏日辛苦奔忙取得收成后的一丝凉爽与惬意吧。

第一锅“麦扇”做好,母亲总会让我先端给爷爷奶奶和爸爸品尝。当看着他们露出满意又踏实从容的微笑,才想起这原来是庄稼人将对粮食、自然和勤劳的敬畏以这特有的仪式融入到“艺术品”般的面食制作和品味之中。

当然,不会深谙世事的孩子们只会迫不及待拿着漂亮的“麦扇”,“舍不得”吃又“等不及”吃的纠结。当拿到学校和大家一起分享时,也总能收获更多母亲各具特色的手艺。甚至有时会生出没拿“麦扇”的小孩儿家可能没有新粮食吃的错觉。那是专属于西北农家“夏粮归仓”后的“丰收仪式”,是记忆里永远醇厚的“新麦香”。

对美味的回忆将我再次拉到了儿时金黄的麦田,夏日微风翻起阵阵麦浪飘香。大人们抢在雷阵雨到来前匆忙挥舞镰刀割麦、拢麦、排成排,十几剁麦架起一座里面空心的“麦剁山”,上面盖个防水的麦草顶。

孩子们虽然最喜欢藏进帐篷般的“麦剁山”里躲盛夏的“毒日头”,但是收割完的麦田里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留给孩子们,那就是捡拾麦穗。当父亲发话捡一草帽散麦穗就能换五毛钱时,一群孩子们便信心满满地争抢着将整个麦田里掉落的麦穗捡拾得干干净净。

爷爷奶奶有时怕我们粗心漏掉一二,总是会佝偻着腰跟在后面将我们的“战场”再来一遍“回头看”,虽然有时只会“捡漏”到不够一草帽的麦穗,但也会温柔的数落我们怎么这么粗心。在他们的眼中,每一粒粮食都要细心收回家。

也正是那时,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有了不可磨灭的形象和实践记忆。

除了不放过一支麦穗,出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爷爷奶奶还有一个让我叹服的习惯,那就是他们吃完饭的碗总是像已经被洗过一样干净。原来他们饭后都会认真开展一场“舔碗仪式”,在吃完饭后的碗里倒一点开水小心涮一下再喝掉,如果没有涮干净,还要使出好大劲儿再将碗舔得干干净净,才肯满意地放下。就算是吃了容易黏碗的“杂面散饭”,也不例外。这样的动作,伴随了他们勤俭节约的一辈子。

我特别理解爷爷奶奶。祖辈们90多年的人生沧桑岁月,经历了我们这代人无法想象的饥寒交迫,也见证了日子如何一点一点变成今天这样吃穿不愁、家家富足的模样。那留在碗底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耕作成果,是庄稼人哪怕浪费掉一丁点也会万分不舍和心疼的“命脉”——粮食啊。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麦香”里的“勤俭”记忆,满是对粮食的敬畏与珍爱。这种高贵的忧患意识,在我们不断深刻的觉悟里,必将代代传承,滴水成河,造福后代。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8-21
下一篇 2022-08-2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