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洋上”的诊疗故事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选调生 陈锦锋

2022年7月,我被分配到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那天,我与“洋上”终于见上面了,正式加入了“洋上大家庭”。我暗下决心要为老百姓干点实事!事实上,想的总比做的来得简单,现实中的“洋上”让我处处碰壁。无法融入村民聊天话题、对村情概况不清楚等等,都使我陷入了迷茫。我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

“实践出真知”,在疑惑与否定中,我不断反思自我,主动去与群众交流、了解百姓需求、解决村民问题。半年来的驻村日子,我深刻体会到真正融入基层农村工作需要用心用力用情,掌握“知村所况,办村所急,实村所盼”三“诊”无字之书!

第一“诊”,用心知村所况:“舒经活络”摸清“洋上”的“筋骨韧带”。

在村里实地考察,我发现洋上村自然资源丰富。经过询问村干部,事实果然如此:村里土地总面积7.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2890亩,森林覆盖率达93%,耕地面积2685亩,生态公益林面积4055亩,是县级生态村;霞新厝自然角落有一株“百年榕树”外形奇特,南墘自然角落有八株百年荔枝树,拥有松杉、毛竹、香猪等各种动植物。

洋上村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也毫不逊色。在村里走访农户,我了解到:村里留存着一支两次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的鲁寮妇女耕山队,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她们筚路蓝缕,垦山造林,让幼苗长成栋梁,荒山变成宝库;同时,洋上村新坂堂是诗人余光中老先生的故居,被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闽台文化交流的“魂”,活跃着永春独有的乡愁文化。

种种资源优势,若好好加以挖掘与利用,必能使洋上村熠熠生辉!

第二“诊”,用力办村所急:“活血化瘀”剜除“洋上”的“肿瘤顽疾”。

经过统计走访数据,我发现:村子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全村共有26个村民小组,1026户4058人,但常住人口仅有984人,大多是老幼妇孺;人口外流严重,外出流动人口1060人,占全村人口26.1%,主要流向晋江、厦门等较发达地区,从事开小超市和务工。实际上,洋上村犹如一个“空心村”,如何才能使村子活起来?

当务之急是如何保障留守老人的“老有所乐”和青年人才的“归家创业”。

一方面,注重人文关怀。我和村干部开始定期拜访留守老人、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需求,并替他们解决掉问题;在重阳节、春节等特殊时段,组织村委们包干到户,送去疫情防控“健康包”、慰问金等物件,温暖人心。另一方面,强化基础建设。我们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建设了洋上村老年活动中心、河道小拱桥等系列便民服务设施,硬化村部门口3米宽水泥路,整治洋上溪河岸,逐步改善村里条件;组织申请抛荒地复耕,通过流转方式承包给合作社,建设高标准农田60多亩,开始盘活土地资源,吸引投资。

第三“诊”,用情实村所盼:“对症下药”打通“洋上”的“奇经八脉”。

通过与村民群众沟通对话,综合洋上的“特色”与“劣势”,我与村委、村民代表们共同制定了洋上村“未来发展两处走”的方案。

第一,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加强流转承包扶持。全力打造洋上村水稻、地瓜、生姜、芦柑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土地规模化流转,提高产业集约集聚,整合多方资金,抓好管好用好洋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方合作社,让洋上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第二,凸显洋上村情要素,构建文化品牌内涵。洋上村将围绕乡愁品牌的要求,抓紧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坂堂”等古厝进行抢救、发掘和保护,深度融合已有的历史资源,抓住妇女耕山队精神、乡愁文化内涵等特色要素,发展洋上乡村休闲旅游业,建设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

洋上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是洋上这片厚实的土地让我成长了!秉持初心报以热忱,用脚丈量土地,用心扎根基层,我与“洋上”的诊疗故事仍在继续……

(3)
上一篇 2023-02-18
下一篇 2023-02-1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