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小康菜谱” 道发展良方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兴关路街道党工委 骆亮

柞水木耳炒云州黄花,德胜马铃薯配宁夏安格斯牛肉,配一碟盘州火腿,就一壶贵州“人民小酒”,饭后再吃点伊春蓝莓,饮一杯安吉白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调研过的农副产品,网友给制作的“小康菜谱。”从老百姓的“三个答案”,让习近平总书记心怀朴素愿望,矢志奋斗终生;从多行多看多问,让习近平总书记心牵基层百姓,初心不改情怀;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让习近平总书记精心谋划,走产业扶贫“新路子”;从为民务实解难题,让习近平总书记深剖“扶贫观”,指出用产业扶贫杠杆撬动贫困大山的“制胜之道”。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扶贫力度越加越大,“小康菜谱”也越拉越长……

品“小康菜谱”,以农作物、土特产为根基,寻求培育发展增长极。农作物、土特产,是老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可置否,现今看天过日子的情况依然存在,怎样保障老百姓劳有所获,实现增收,是接下来乃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收成好、销路畅、卖点新是实现百姓增收的增长极,充分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解决百姓产销不对称的问题。收成好是前提,销路畅是保障,卖点新是关键,打好增长极“组合拳”,认识客观市场规律,保障市场价值最大化,让农作物、土特产充分流通,实现百姓产有所销、销有所获、获有所盈,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为“小康菜谱”增“色”。

品“小康菜谱”,以发展观、群众观为抓手,掌握百姓增收新良方。习近平总书记开出“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的良方,饱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群众观。因地制宜,看清发展现实,认识发展现状,掌握客观规律,指导客观实践,是科学发展观浓墨重彩的一笔;选择好发展产业是为实现百姓增产增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基层群众观的完美诠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融入到发展观、群众观,不畏浮云,拨云见日,从源头探讨发展,从发展寻求增收,让百姓从“勒紧裤腰带”中解放出来,赚个“盆满钵满”,为“小康菜谱”增“香”。

品“小康菜谱”,以市场化、规模化为契机,寻找产业扶贫新路子。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是地方发展系统和全面、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同为一个经济共同体,要掌握整个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以小见大,以小变大,规模化发展,打造本地特色,凸显产业经济,研发自主品牌,形成从系统到全面的全覆盖;立足时代需求,结合本地发展,在经济发展多样化的今天,融入“新兴业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潮流,实现经济共享,凸显共性。立足本地特色,开辟个性化发展道路,借助互联网经济、人口发展红利,积极推广,勇于“带货”,走产业扶贫新路子,彰显个性。让农村强起来,让百姓富起来,为“小康菜谱”增“味”。

(0)
上一篇 2020-06-02
下一篇 2020-06-0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