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用好“四问法”写实“更”字新篇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城北镇人民政府 刘倩倩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第二批主题教育临近收官,基层党组织要用好“成效评估”这块“试金石”,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理论学习上问“深”,在调查研究上问“实”,在推动发展上问“效”,在检视整改上问“真”,写好主题教育“更”字评估新篇,确保主题教育收官不收劲。

一问理论学习是否“深”。测一测“创新理论是否入心入行”,“学”与“思”融会贯通让思想浸润“更深一层”。“常勤精进,譬如水长流,则能穿石”,理论学习是“信仰之基”、是“必修之课”,也是主题教育的“首要之责”,基层党组织要锚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要求评估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程度”,要紧盯全面领会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看基层干部能否对党的“经典理论”学深悟透、能否对原著、原文“如数家珍”,能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乡村振兴的具体实际之中;透过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评估其思想纯度如何、隐患是否消除、是否将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通过评估流动党员、“两新”党员、新就业群体党员的理论掌握程度,判断主题教育的“覆盖程度”,从而让理论浸润更有“深度”和“广度”。

二问调查研究是否“实”。问一问“情况摸底是否走深走实”,“调”与“研”交互融合让问题化解“更实一分”。基层党组织要评估基层干部调查研究工作“是否到位”,首先要看他们的“下沉姿态”,要从“调研报告”中看“基层行走”的态度是否端正、方法是否科学、检视整改是否到位;将“调研问卷”发给人民群众,根据人民群众的“反馈”与“评价”,评估基层干部是否俯身入基层、是否真心访民情、调查研究结果的来源是否真实可靠以及调研成果是否可行,真正发挥民主生活会扶正祛邪、强身健体之“功效”,在“追忆乡村往事”“环顾乡村实情”“展望乡村未来”中思量调研成果是否“研准症结”“研入肌理”“研出成效”,在破解难题上“见真章”,针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安全生产、群众增收等发展中的问题,出了多少实招、取得多少成绩。助力基层干部真正在调查研究中把社情弄清、把民意摸透、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让更多“调研干货”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施策”,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问推动发展是否“效”。探一探“群众生活是否越来越好”,“近”与“远”双向发力让实干实绩“更高一筹”。“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群众满意是主题教育评估的“标尺”,基层党组织要拿好推动发展的“刻度尺”,对标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量一量基层干部的服务“温度”、能力“精度”、办事“信度”,评估其是否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权益上满足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有没有用双脚丈量土地、扎根民生所需的基础领域;是否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中不断擦亮服务成色,确保基层干部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四问检视整改是否“真”。访一访“整改步履是否落地落细”,“标”与“本”靶向兼治让成果运用“更进一步”。“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检视整改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以“改”的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基层党组织要以虚怀若谷的姿态“下基层”,看基层干部能否做到在群众“门前虚心听”、是否对人民群众“大门实在开”、人民群众反馈后是否“用心改”,确保情况真实、整改到位、群众满意。基层党组织要“下农田”“入庭院”,拿上基层干部的“整改清单”搬起板凳,做到入庭院听“意见”、设阵地听“建议”,就基层干部的“整改细节”查看人民群众的“微表情”,听取“弦外音”,在群众的反馈里主动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主题教育的“收官之战”中,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治已病”和“防未病”一体推进,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整改工作的“温度计”,用双手托举人民幸福。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1
下一篇 2024-01-2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