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正确政绩观需久久为“功”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谯东镇大寺村选调生 姚瑶

为政之道,首在政绩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政绩观问题,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多次做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既是响鼓重锤,又是如山号令。当前正值第二批主题教育收尾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蓄足党性修养、人民至上、实干担当、清正廉洁的坚强力量,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以正确政绩观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蓄信仰之力,锤炼党性展深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只有长期坚强党性、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加强党性修养当作一生的“必修课”“常修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中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对党忠诚;要牢记共产党员是第一身份,为党工作是第一职责,驰而不息地加强党性锻炼,以党章党纪党规为尺正身立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真正把锤炼党性修养书写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行动中。

蓄为民之力,强化责任现实功。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将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最长久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人民公仆意识,坚守“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理念信念,了解群众的安危冷暖,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得失、成效的标尺和标准,做到群众赞同什么就推动什么、群众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从“关键小事”入手,以群众视角思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

蓄实干之力,敢拼敢做建新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浮。党的百年辉煌成就证明,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出真绩、实干才能出实绩。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实干意识,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聚焦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文明创建等关键领域,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用真抓实干的“钉钉子”精神,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要把握好“潜”与“显”的关系,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也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奔着问题走、迎着难题上,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以“一茬接着一茬干”的状态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蓄廉洁之力,慎言慎行出真功。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事业观。有的党员干部办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逢迎拍马、唯上是从;有的党员干部不按规律办事,走竭泽而渔、寅吃卯粮的歧路,归根到底就是政绩观出现了偏差,不仅不利于干部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会严重阻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弄清悟透“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自觉守住廉洁底线、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要养成勤于自省的习惯,认真查找“病症”,及时开好“药方”,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内无妄想,外无妄动”,以廉洁奉公、自律自省的实际行动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9
下一篇 2024-01-2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