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盛志勇院士:立“志”报国 “勇”攀高峰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教育体育局 雷加洪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创烧伤外科专家、我国创烧伤专业主要开创者之一、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院长盛志勇因病逝世,享年103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盛志勇院士用医者仁心生动诠释无疆大爱,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奋进新征程伤,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汲取盛志勇院士“立志报国、勇攀高峰、甘为人梯”的精神力量,奋力书写党和国家、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致敬他“对党忠诚,听党召唤”的爱国精神,厚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出生于医学世家的盛志勇,幼年时就萌生了传承祖业、当一名医生的远大抱负,凭借刻苦的努力和对医学的满腔热爱,年仅16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怀揣拯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和报国之志,1947年,他远赴国外学习,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身在异国他乡的盛志勇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怀揣医技报国的梦想,他努力钻研医术,决心学成归来报效国家。待学业修满后,他放弃了大好前途,拒绝了导师的挽留,毅然坐上归国的航船,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祖国和日思夜想的故土。面对家国危难,他责无旁贷,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主动请缨参加抗美援朝,积极投入自卫反击战,奋不顾身救治地震伤员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炽热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责。党员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始终与党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主动将“小我”融合“大我”,把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将至死不渝的爱党爱国之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积极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把爱国初心落在强国行动上,不断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用“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铿锵誓言为国家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致敬他“俯首为梯,躬身为桥”的育人精神,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情怀。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烧创伤学术得以更好传承和发展,盛志勇院士老骥伏枥、大德至善、甘为人梯,把为国家培养烧创伤医学事业新生力量作为余生的最大心愿。他曾多次强调:“一个老科学家,如果不培养年轻人,就是没有尽到他的责任。只有年轻人接替老一辈的工作,并且做得更好,才能适应学术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为此,他始终恪守初心、敬业乐教、严慈相济,他时常告诫学生,要做到医术要精、医风要纯、品行要端。他还主动给年轻人机会锻炼,是良师更是益友。为了奖励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所作为的科技人才,他还先后设立“盛志勇奖励基金”“盛志勇医学成就奖”,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艺引领学生成长,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学骨干人才。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涵养“特别能奉献”的奉献情怀,怀揣赤子之心,在践行“四下基层”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践行宗旨中靠前服务,在全心为民中挺膺担当,主动沉下心、俯下身、扎下根,用心用情走访调研,苦干实干锤炼本领,在蹲苗历练中精湛业务,在田间地头传道答疑解惑,主动为群众增收致富施计献策出招,用平凡书写大爱,用奉献诠释本色,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甘当群众的“勤务员”“孺子牛”“小棉袄”,用心用情用力答好“民生答卷”。

致敬他“大任扛肩,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砥砺“吹到黄沙始到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斗情怀。近六十载的医学生涯中,盛志勇院士怀揣对医学事业的挚爱,以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亲自设计改建外科实验室、攻克玻璃化皮肤储存关键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放射性复合烧伤、休克期切痂和休克期复苏加用全血的系统研究,总结出一套不同手法的体疗按摩规律和系列功能康复疗法,把中国烧伤救治水平推向了世界烧伤医学之巅,获得了科技进步奖50余项,主编和撰写学术专著27部,发表学术署名论文900余篇,先后被授予“军队后勤科技奖”“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优秀科技人才建设伯乐奖”等殊荣,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医学之最”,当之无愧成为我国烧伤领域的奠基人。党员干部要向盛志勇院士学习看齐,带头发扬“上下求索、勇攀高峰、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铆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绝壁凿渠”的顽强斗志,以“不自扬鞭自奋蹄”昂扬斗志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攻坚克难,在艰难险重中锤炼本领,在砥砺奋进中精湛技艺,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清除“拦路虎”、搬开“绊脚石”、突破“卡脖子”,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等生动实践中,在新时代新征程书写实干奋斗新篇章。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2-02
下一篇 2024-02-0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