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人才战略,构筑科创生态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才培养的足够重视是把握科技发展方向,并占据科技创新高地的制胜关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创全方面的人才发展与管理策略,特别是制定出合理的靶向人才计划,打造良性循环的科创生态体系,才能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历史性变革。

以全产业链为总体要求,构建行业发展多元化。一条完整的工业化产业链往往是各行各业人才协同创新造就的结果。小小的一个行业人才缺口必将影响全局的产业链闭环。尤其是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一些风口上的新兴行业往往能够占据着充足的高素质人才储备,与之相比,作为国家基石的传统制造业颓势难挽,这种畸形的产业分布格局无疑是高悬于国家工业现代化发展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此,打造全行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一定的国有政策,以扶持包括传统制造业在内的基础工业,盘活实体经济,同时鼓励新兴行业和传统工业相结合的产业转型,保证人才的多元化分配,形成良性的、稳定的产业链发展态势。

以适才适所为改革目标,实施管理思路人本化。全局化的人才管理思路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土壤对于不同的人才意味着不同的发展空间,谋划不当便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和人才的浪费。所以,大力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肯定并强调人力资源配置的中心思想是给予每个个体人尽其才,从而追求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与“适才适所”的管理思路相对应的便是开放区域化、差异化的政策倾斜。我国产业的区域分布不均意味着不同区域对不用行业的人才需求方向有所差异,在这种产业格局下的政策倾斜,则在事实上为人才的精准化对接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精准引才、以产聚才,激发“人才+产业”深度融合的内驱力和生命力。

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促进教育模式现代化。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果断地跳出舒适圈,将引领科技发展的重担作为职责所在。而延续过去闭门造车的发展模式只会贻笑大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重点。其中,教育发展的现代化对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探求最本质的物质世界规律,也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要求下,着眼于高校转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校企联合培养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应用型科技人才的快速培养。诚然,这种市场化的教育模式更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必将有助于发挥科教的资源优势,不断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在转化的过程中培养出与之匹配的专业型人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chzgq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33857.html

(1)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 2023-07-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