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频率力度 莫给企业“过量施肥”

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多地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已成为各地普遍践行的服务理念。“有求必应”即企业有合理正当的需求可以及时解决;“无事不扰”即坚持“最小必要原则”,减少非必要检查和调研,给足企业心无旁骛、自主生长的空间。

而根据笔者深入调研,企业仍然面临着较重的非必要检查和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现象。

一是企业接待压力重。特别是新建企业或新迁入企业,每年接待相关部门的检查、调研的次数平均十余次,且要求主要负责人参与。尽管随着“四风”整治的深入,花式宴请附赠礼品的行为鲜见,但接待免不了展区、会议室布置、人员陪同等,这些给企业带来了有形或无形负担。

二是企业材料报送频繁。对于规模以上的企业,各级各部门为掌握最新情况、营收动态,每月要求企业上报产值实报数和预报数。有些部门为完成指标要求,甚至干预企业数据上报,要求企业虚报或瞒报数据。对于其他企业,基层部门为完成上级摸排表格、问卷,也需企业报送各种资料,企业因各类报送工作产生较大工作和压力。

三是企业配合参与各类政府活动。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会议、培训、促销、打卡等活动,需要企业的参与配合。政府鼓励企业参加各类活动,但为保证活动效果,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强制或变相强制企业参加并设置复杂的活动流程,给企业较差的活动体验和负担。

各级政府部门主动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本是以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出发点,但如果把握不好频率和力度,反而会给企业造成困扰。各级政府部门调研考察企业涉及的口径内容不同,偏好选择辖区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规模、行业代表性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成为多个部门的调研联系对象或参观交流的点位,面临频繁的“被调研”。

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教授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需要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平时让企业“不知有之”,有需求时让企业“亲之誉之”。

针对以上现象,各地出台了不同的措施进行应对。例如湖南衡阳市,建立对企业和市场主体服务的赋“码”保护机制,实行一事一赋授权制、一企一码打卡制、一事一评评价制和赋码保护问责制。所有访企公务活动需在该平台提前预约,访企事项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平台赋予绿码;若未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企业不同意调研参观、超过年初备案次数或者多头重复检查执法,则被赋予红码。在此保护机制下,企业能有序安排生产,有计划进行接待。但此举也存在弊端,如不便提前告知事项、紧急事件审批不及时、增加审批人工作负担等问题。

对策建议方面,一是数字化赋能搭建政企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将数字报送、在线报税、困难诉求、调研接待等统一纳入平台,企业可通过平台完成大部分与政府机关相关的工作。二是设立必要门槛。建立企业调研台账,在平台公开企业被调研次数和调研单位,企业被调研频率过高则会触发预警,预警触发后则需要走审批手续,需单位及企业相关负责人许可后才能开展。以上措施旨在改善企业频繁“被调研”的现状,减轻企业因各类报送工作产生的压力,各级各部门也可通过后台大数据掌握行业动态、企业情况,为企业“减负”。三是立正确政绩观各级干部检查调研企业,要以护航企业发展为出发点,不可只是为了“拍拍照,走过场”,严厉杜绝形式主义,从根本上遏制对企业的过多打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HYcokecocon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7236.html

(1)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 2023-11-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