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强“党心·党情·党性”筑牢理想之基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曾提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由此可见,党史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思想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最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也是干部前进向上的必修课。反观百年党史,纵览百年历程,”为何要坚定理想信念,怎样坚定理想信念”这一问题的答案早已跃然纸上。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大师吕西安·费弗尔说:“在动荡不定的当今世界,唯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以历为鉴,最能让人遇事温故而知新,慎思明辨,对于培养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意义深远。

“无我”为民,党心不移,安如磐石。党心就是民心,民心凝聚党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最深厚的根基,必须坚定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开花结果”不动摇。中国共产党不是个一开始就被看好、顺利成形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声望和形象也不是一呼百应、群起拥护渲染而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党内总体文化水平低下,政治、军事上斗争经验不成熟,经济上的无渠道、不独立的“一穷二白”境地下崛起? 靠的是民心支撑、万民为后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红色政权而成为实至名归的执政党?靠的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如今的盛世繁华是党长达百年之久无坚不摧的革命信念的终极表达,是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奉为圭臬的鞭策之语、反省信条。民心是党用血雨换来的“无价之宝”,习总书记在回答“当上国家主席是何感受?”时,坦然且坚定答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主席尚且如此,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高举“无我”旗帜,秉持为民党心,将“我”之“理想”化为众生所望,保持宗旨不变,初心不改。

“舍我”为国 ,党情不忘,深如沟壑。党情关乎国情,民情紧扣党情。浙江嘉兴南湖上的那只红船,满载着宣告共产党正式诞生的蓄势之力,顶起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风帆,党历经风雨从船上诞生、出征,最后走向全国执政的高台,脚下踩着的是一个个舍我助推新中国拔地而起,舍我为党谋新道路的先辈们用必胜的信心搭建的阶梯。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的,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如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开启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外要接受实绩考核,交给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对内要“严防死守”,避免出现管党治党宽松软、“四风”肆虐的弊病。可见,新形势下党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定实现“强国梦”“中国梦”“复兴梦”的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时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底气,不忘党百年历尽苦难换来的幸福生活,必要时要舍小我为强国,让老百姓的“幸福梦”早日实现。

“真我”为党,党性不变,稳如泰山。党性融入本性,满怀“大我”真心。党性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和本质,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最本质的属性,也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更是党员端正思想信仰和提升德行修养的必修课。党员内在本性影响其外在表现,党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党性教育是防腐剂。早在1933年,共产党就在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央红军大学,也就是现今用于党中央培训全国中高级领导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学校,时至今日,党校仍旧是党性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理论建设的实践之所和重要阵地,发挥着维护党员干部思想先进、政治意识增强、净化领导高层政治生态的“大熔炉”作用。如今全国共有九千多万名党员,一个队伍庞大、数量极多的政党,党性修养的不彻底、思想上的盘根错节和对党性培训态度不端正等问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和影响党执政能力发挥的绊脚石。上至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校参加培训,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强化党的基础知识,提供实际能力,增强党性锻炼;下至各党组织党员内部定期培训,开展学习理论和党章的活动,学习相关党规党纪都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底的有效途径,必须将党性教育放至首位,这也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唯有将党性融入自身本性,用党性提升本性,将“自我”融入“大我”,充分展示共产党人的“真我”,才能在人民面前保持亘古的“大我”形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新疆温宿县委组织部彭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98292.html

(0)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