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到基层一线“解剖麻雀”

四川省富顺县福善镇选调生 曾锐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浙江日报》发表专栏文章,深刻指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行政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行政区划的最小单元,更是政策落实的第一线、贴近群众的最前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到村任职选调生被播撒在广袤肥沃的基层田野,面对的是群众,脚踩的是泥土,看到的是草根,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选调生当依托天然优势,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足基本功,扎根乡基层一线“解剖麻雀”,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练好“解剖麻雀”“深”入农村基本功。“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如何写好乡村振兴这一大论文?务必做好深入调查、摸清现状的开题报告。现有的数据不是报告结论,村两委办公室不是调查终点,一味用头脑中的理论逻辑来切割现实本身的逻辑,仅是对已有的知识的固化,此种调查研究已失去其应有之义。应摒弃“范式”和“应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袅袅炊烟的源头、垄垄纵横的田地、条缕交错的阡陌才是需要用脚丈量的地方。多到群众屋檐下,深谈“心里话”,刨开浮土表象,挖掘“麻雀”的深度。

练好“解剖麻雀”落到“实”处基本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基本情况到产业发展,从基层党建到生态宜居,从乡风民俗到村民生活,调研时要“走马观花”面面俱到,系统构建农村这一有机统一的逻辑整体;更要“下马看花”细究本质,听真话、摸真情、取真经、求真知,以求真正解决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做到调研内容实、调研方法实和调研作风实,执一笔一纸,循着村干部的足迹,敲进家家户户,在“家长里短”中发现“民间疾苦”、在“拉呱闲谈”中知“民忧民盼”、在“走村入户”中察“民情民意”,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摸实“麻雀”的骨骼经脉。

练好“解剖麻雀”“细”听八方基本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乡村振兴是全方面、广覆盖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巨大,而在农村的土地上,生活先于理论实践,经验先于概括诞生,不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组织“坝坝宴”,善用“乡土话”,常坐“热板凳”,打开“话匣子”,谈一谈柴米油盐,讲一讲政策措施,议一议产业发展。以“七嘴八舌”探问群众意见,以躬身之姿探寻民间智慧,以身入心至挖掘“一手资料”,剖析“麻雀”的细枝末节,力求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

练好“解剖麻雀”把“准”症结基本功。准确把住乡村振兴命脉走势,对症开方、直击痛点,补齐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缺口,以科学辩证的方法寻找振兴之道。把问题看清找准,把规律摸清摸透,做到“调”在实处、“研”在深处,去粗取精,把特殊问题归纳为一般规律。坚持系统观念,五大振兴缺一不可;善用普适性规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方位构建农村,望闻问切提炼症结。抽丝剥茧细解麻雀,条分缕析找准问题,避免蜻蜓点水、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练好“解剖麻雀”实招实“效”基本功。立足调查成果,锚定“土”字思路,选树“特”字优势,培育“产”字链条,研究“土特产”文章;依托新一代数字技术,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打造农业产业园区,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流通自身资源,推动开展培训现场会,以互联网+赋能技术共享。紧密结合乡土资源与高新技术,力求实招出实效,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0)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