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札记:从专业不“对口”到工作逐渐顺手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玉壶镇人民政府 选调生 庄超杰

时间如风掠过,不知不觉已再见初夏,望着彻夜修改论文的师弟师妹们,不禁感叹毕业即将两年。回想,刚入职时自己一往无前地扎向基层,却因专业不“对口”、缺少“重头再来”的勇气,导致迷惘、胆怯等“退堂鼓”选手时常来访。在组织的关爱与指导下,懂得了“天线”如何接,“地气”如何连,底气渐渐变足,工作愈发顺手。

重融入,在普通话与本地话的“不对口”中克难攻坚。在《温州市志》中里有这样一句话:“温州方言种类之多、差异之大,可称全国之最、世界之最”。我认为“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还不足以彰显温州话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相隔一蓬草,说话不知道”才能体现“之最”二字。如何用我“蹩脚”的温州话在伯温故里与群众架起沟通的“桥梁”成为我面临的首个难题。然而,在一次次“听不懂”的村民代表大会中“耳濡目染”,逐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说客”,发动村民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在一次次“察言观色”的走访交流中,发展成“有来有回”的热情对话,聊家常、讲心声。

重实践,在实验室与农家门的“不对口”中从容转变。从过去整日面对昂贵的瓶瓶罐罐、借用高端的实验仪器到如今天天遇见淳朴的乡里乡亲、聊着朴实的农家故事,我不禁发现过去的所学所悟,无法从根本上为群众带来些许便利与便捷,不仅无法缓解他们家境贫困、生活困难等“痛点”,甚至连屋顶漏雨、门前积水等“堵点”也无法立刻疏通。“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然而,一条条机耕路、一张张八仙桌,一口口农家菜的积累,让我明白了有时“拍拍肩膀”就能收获友谊,有时“拍拍桌子”就能表明底线,有时村民“大声抱怨”是他们独有的交流方式,而我要做的便是积攒自身的基层工作经验,练就“明察秋毫”的眼睛,以过硬的本领,努力打开群众心头之结。

重学习,在写论文与写公文的“不对口”中“涅槃重生”。从整日面对“论文综述、数据分析”,手持载玻片、眼观显微镜的理科生跳转到时常撰写“村情日志、调研报告”,手握报纸、眼观新闻的文科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压抑感油然而生。然而,在一段段夜阑人静的“熬稿子”时光里,我渐渐明白了沉心十年的内涵、平凡工作的伟大,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把握住事物的运行规律及走向,写公文可以和写论文一样,调研报告也可以和项目总结报告一样,大多数未知的困难是可以和已知的方法相匹配的。

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即便专业不对口,也要扎根基层书写好“选调华章”。

(0)
上一篇 2023-06-01
下一篇 2023-06-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