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导师帮带:携手 走更稳更远的路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办事处选调生、港胡村党总支副书记 陈最锋

基层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健全年轻干部帮带机制、提升年轻干部的基层治理能力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近些年来,多地启动实施“导师帮带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助力年轻干部更好地适应基层环境,更稳地成长成才。“导师帮带制”是一项源头性工作,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部门、帮带导师、广大年轻干部“三向发力”,“三方”要准确理解“三对关系”,奋力锻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让基层导师帮带工作行稳致远。

各级部门要准确理解“培”与“育”的关系,竭尽心力创造更优条件,为导师帮带工作提能鼓劲。年轻干部成长需要良好环境,各级部门要在导师帮带工作上下细功夫、实功夫,为党培育好干部。要根据年轻干部的岗位特点、个性特征选派德才兼备、富有责任的干部作为帮带老师,优先选派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有着群众良好口碑的“基层能人”,侧重乡村振兴带头人、优秀公务员、担当作为好干部等等。要压实压细导师“担子”,完善导师帮带“后半篇文章”,结合实地调研走访、查看工作落实情况等方式进行成果检验。要坚持“结果导向”,对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师徒”、结对成果显著的干部给予一定的激励表彰,让“有为者有位”,激励更多优秀干部投身基层年轻干部队伍的培养上来,促进年轻干部敢闯敢拼,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各类培训、学习提升等活动,加强帮带导师的品德修养、业务能力建设、日常管理规范等能力素质。要严把“入口关”,让真正有担当、有情怀、有能力的导师“上岗”。

帮带导师要准确理解“帮”与“带”的关系,竭尽心力履好职尽好责,为年轻干部成长保驾护航。“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帮带导师应当明白导师帮带的重要意义,“帮”的是一个人,“带”的是一颗心。“老带新”,同样,“新能促老”,年轻干部往往思维活跃,想法多、点子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老同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思路。初入基层,年轻干部面对的挑战与压力较大,特别是“外乡人”,需攻克语言关、环境关、风俗关等诸多“关卡”,同时群众沟通技巧、统筹协调能力等都亟待提升。以“聊家常”为例,用什么样的语气?怎样的切入点?聊不下去了怎么办?都值得深思。“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帮带导师要为徒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制定“成长档案”。带在身边做,带在身边教,让徒弟尽可能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要尽其所能帮助年轻同志适应角色、进入岗位状态,对日常生活学习、思想动态也都要给予关注,定期谈心谈话、交流工作心得,更要及时指出不足,助其磨练筋骨,增长才干,涵养品性。

年轻干部要准确理解“学”与“用”的关系,竭尽心力锤炼本领才干,在基层舞台绽放火热年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曾寄语年轻干部要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导师愿意教,学生更要配合学、主动学,要善于倾听、善于“察言观色”。自身要常读原著、常学原文、常悟原理,不断夯实理论素养。此外,更应深刻领会“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要珍惜每一次能够现场学习、“切磋琢磨”的机会,沉下心,久久为功,始终要以饱满昂扬的状态投入到各类基层工作“实战演练”中去。要正确看待“成长中的烦恼”,摒弃“高学历”的“优越感”,戒骄戒躁,全力以赴投身基层建设,把根扎牢扎深,虚心向导师请教,向群众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基层一线锤炼干事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要立志完成从“帮带成长”到“独挑大梁”的蜕变,锤炼“比学赶超”意识,争做“业务能手”“行家里手”。要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在基层舞台绽放绚丽年华。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1)
上一篇 2024-01-06
下一篇 2024-01-0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