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草鞋

遵义市播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坑分局 赵福举

父亲年轻时,一年四季除了冬天,春夏秋三季都离不开草鞋,父亲常说,穿草鞋凉快,脚不出汗。

我家住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西部马蹄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儿时起,父亲给我的印象就是勤劳、正直、严厉、忠厚老实、乐于助人。

我家姊妹多,家庭负担重,听母亲讲,在三年饥荒时期,父亲在亲戚家借了些钱,买了一匹马,跑起了“运输”,从周边源村、沙土、苦茶园、金沙等地驮粮食、盐巴赚点外快,养活一家人。

那些年,由于交通不方便,人们运输粮食都靠人挑马驮,三五家人分别买匹马,凑合起来就成为一个“马帮”,形成“运输队”,给转运站(每个公社都有一个转运站)运输粮食。我们村的运输队长是赵世琴伯伯,父亲就是在他的带动下,开始进入“运输队”的。由于家里人多粮少,凭母亲参加集体劳动挣得的“工分”纯粹供不上一家人口粮。那个年代,粮食可比黄金白银贵,为了填饱肚子,老人小孩都是围着粮食转。每天早上,天不见亮,父亲穿着草鞋,赶着马儿,怀揣希望出门了。每次驮粮食回来交的时候,称完秤,父亲都亲自把粮食搬进仓库,装粮食的口袋都是麻袋,麻袋因粗糙,内侧会沾上一些粮食,回家后,父亲都会翻开麻袋,小心翼翼地把粮食一颗一颗捡出来,积少成多,有一两把米就能让一家人活命。后来母亲常常给我们提及,当年若不是父亲赶马,我们一家人很难逃出三年饥荒。

那时候,父亲的草鞋承载的是一家人填饱肚子的梦想和希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村土地逐步下放到每家每户。有了自己的责任地,一家人再也不愁吃不饱了。父亲的马儿卖了,不再长途跋涉跑“运输”了,母亲也不再参加集体劳动,拼命挣工分了。父亲带领一家人,在自己的责任地里勤勤恳恳劳作,虽辛苦却满怀希望。父亲依旧喜欢穿草鞋,天不亮就下地,拼命干活,只为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记忆中,有一年,风调雨顺,到了秋天,稻子熟了,远远望去,金黄色的稻穗一片一片在秋风中摇曳,一派丰收的景象,甚是喜人。父亲为了帮助十里路开外的四孃家收割谷子,叫上三五个左邻右舍,穿上草鞋,天不见亮打着手电筒就步行出发,干了一天活,天黑了才回家。回来的路上走了一半,在过一条叫“猫跳石”的小河时,因踩在“跳墩”上打滑,摔进小河里,手腕正好落在锯镰上,那锯镰锋利得很,手腕被划了个嘴巴大小的口子,顿时鲜血直流,到医院缝了十几针。第二天,为了不耽搁活路,父亲强忍疼痛把自己家谷子收割完,来来回回背百来斤谷子跑了几十趟。那天半夜,我一觉醒来,听到父亲呻吟的声音,才知道父亲痛得一整夜没合眼。

那时候,父亲的草鞋承载的是一家人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和希望。

现如今,父亲年事已高,再也不穿草鞋了,因为他的脚不出汗了,而我们兄弟姐妹,也各自成家立业,我们在外工作,周末带上妻儿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时,虽然看不到父亲穿草鞋,但脑海中却时而会浮现出父亲年轻时穿草鞋四处奔波的身影。

父亲的草鞋,承载的是一家人满满的回忆!

(0)
上一篇 2020-08-28
下一篇 2020-08-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