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语”近人》中读懂“天下大同”的理想

四川省遂宁市涪西镇人民政府 李星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近日,《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第十一集《明月何曾是两乡》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本集节目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和羹之美,在于合异”“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等古文经典,生动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新时代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如今已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大道不孤,众行致远。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走出一条合作共赢良性互动之路。

突显“勇毅担当”的时代使命,在“运筹帷幄”中驾驭“百年变局”,让“中国之方”大放异彩。机遇与挑战,偶然与必然,杂糅汇集于百年变局的洪流之中。站在世界历史大变局的前端,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成为百年大变局的基本特征,而“人类向何处去”这一问题则成为国际社会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我们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的中国,将肩负起大国担当,立足国内,放眼全球,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给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判断,开出驾驭百年变局的“中国之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人类社会发展明确新方向、新目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让中华民族在完成实现从富到强的历史性飞跃进程的同时,增强世界迎接新挑战的能力、信心与决心,引领百年大变局向符合世界各国与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为变革与动荡的世界注入破浪前行的强心剂,让人类命运实现休戚与共。

蕴含“以和为贵”交往之道,在“和平发展”中推动“全球治理”,让“中国气派”更加鲜明。《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人民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的思想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心向和平,则行有方向,和平发展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各国人民最为朴素的共同期盼。但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赤字和安全困境愈发凸显,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的和平更需要各国共同维护,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广博胸怀,同世界各国回应时代呼唤,用“致广大”的“共同体情怀”实现“惠天下”的历史性成就,与各国携手加强全球治理,努力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让各国关系回归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上。

肩负“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在“为民造福”中谋求“合作共赢”,让“中国发展”惠及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表达的是对大同世界的向往与渴求,是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走向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终极理想和崇高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始终认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只有通过共赢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与稳定。“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全球发展进程遭受严重冲击,但危机带来挑战与颠簸的同时,也孕育了凝聚合作共识、推动共同发展的希望。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中国将坚定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则,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主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宏阔“坐标系”中,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为民造福中谋求合作共赢,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努力构建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信息来源自共产党员网

(1)
上一篇 2024-03-02
下一篇 2024-03-0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