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人 你从“种庄稼”悟出了什么?

四川省大邑县新场镇人民政府 吕永祥

我们每天吃的粮食从哪里来?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都知道粮食是从土地里种出来的。但是,怎么种出来、如何才能有好的收成,未必每个人都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的生产过程要通过很多环节,才能有好的收成,最终到达我们的餐桌。其实,种庄稼与公文写作是触类旁通的,组工干部要善于从种庄稼的过程中,悟出公文写作之道来。

“种子”要精选。庄稼要有好的收成,必须以优良的种子作保障。如果种子质量不过关,要么不能生根发芽,要么即使勉强能存活,也难以结出预想的果实。所以,庄稼的种子一定要精选,这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因素。对于公文写作来讲,这“种子”就是一篇文章的立意,是文章的主打方向和中心思想。如果立意有问题,无论怎么费力,都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甚至写出来的文章会出现严重的立场和观点方面的问题。可见,只有文章的立意立场正确,观点新颖,才能顺利往下展开,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土壤”要肥沃。再好的种子,没有土壤是不可能生根发芽的,并且只是有土壤还不行,还得是适宜和肥沃的土壤,如果播在戈壁滩上,播在沙漠里,是很难有好的收成的,因为不具备种子生根发芽和成长的必备条件。对于公文写作来讲,这“土壤”就是我们写作的素材。一篇文章有时尽管立意很好,但如果只有观点,没有恰如其分的素材作为支撑进行阐述,那文章就必然如“种子”没有“土壤”,往往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让人读了味同嚼蜡。可见,素材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环境”要适宜。庄稼成长得好不好与环境密切相关。温度要适宜,夏季作物与冬季作物对温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必须区别对待,不能搞错,否则就没有收成;湿度要适合,要根据庄稼的特性,不能过旱或过涝;阳光要充足,必须保证光照时间,才能确保长势良好。对于公文写作来讲,这“环境”就是对文字的熟练和巧妙运用。一篇文章,即使立意很好,素材充足,如果不能以严谨的逻辑和流畅文笔作保障,往往会表达不到位,意思不明确,让文章的“禾苗”干枯。

“管理”要跟上。庄稼的收成关键在于管理。要及时锄草,不要让杂草荒芜了禾苗;要适时喷施农药灭虫,不让害虫啃食庄稼;要及时施肥,确保庄稼不缺养分;要及时收割,不要让成熟的粮食烂在地里。对于公文写作来讲,这“管理”就是对文章的反复检查和精心打磨。当初稿出来后,“锄草”就是要及时把多余的或可有可无的字句去掉,确保文章精简精练;“灭虫”就是要查出文章里的不当或不妥用词,删除或更正,确保文章无表述错误或瑕疵;“施肥”就是要对文章及时润色,让文章鲜亮起来;“及时收割”就是要注重文章的时效性,确保无误后要及时“交卷”。

(0)
上一篇 2020-09-04
下一篇 2020-09-0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