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是故乡明》 学锦绣“走花路”

山东省五莲县洪凝街道党工委 刘欣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过后,金秋送爽,便是收获的季节。明月何曾是两乡,只是故乡寄托了乡愁和情思罢了。中央一台正在热播的当代农村剧《月是故乡明》,讲述了事业有为的女企业家张锦绣返乡创业,带领全村人民打响脱贫攻坚战的故事。时值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这部剧向我们展示了“新乡贤”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带领群众一起“走花路”。作为驻村青年干部,曾经的大学生村官,学习怎样和“新乡贤”、群众拧成一股绳,并肩作战,苦干实干至关重要。青年干部当着力涵养三种“气质”,以三“气”凝聚三“心”,收获自己的人生“花路”。

树立志气,经风历雨守初心。乡贤是德高望重的人,村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新乡贤”和大学生村官入村,优劣互补,恰到好处,“助攻”乡村振兴,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但是基层的工作环境错综复杂,万千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青年固守初心,磨砺志气,锤炼党性。加强党性修养,就要正确对待党性和个性。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粒土、时代的一抹尘,只有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前途、民族事业之中,才能不负韶华,实现个人价值。剧中张锦绣的丈夫倪洪涛最初不理解妻子的选择,多次想回到繁华的大都市生活,后来张锦绣用她的成功经验表明——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倪洪涛也留在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村。这也给我们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带来了一丝启示。

涵养正气,奉献青春磨耐心。我们坚信,只要方向正确,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锤接着一锤敲,就一定能成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我们就需要这么一股韧劲儿推着我们前进。天地乾坤,吞吐万物。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中气十足,以心平气和、心容万物的浩然正气久久为功,用“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进退,用“平静”的心态正确看待得失,用“平实”的心态正确看待成败。“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事业有为的张锦绣回乡创业,正是以对土地深沉的爱,对山水凝注的梦,对父老乡亲淳朴的情,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恋,克服重重困难,探寻脱贫致富路,带领全村人民打响一场集建设经济、传承文化、保护生态的决胜小康之战。这也为我们打造“乡愁”品牌,建设特色小镇提供了借鉴。

永葆朝气,实干奋进显诚心。疫情之后,各项工作纷繁复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常态化”,脱贫攻坚进入“收官战”,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动能转换进入“胶着期”。八大发展战略,九大攻坚行动,是担当作为者的“舞台”,是实干争先者的“擂台”。需要热血的时代,便只能是年轻人的时代。我们青年,需永葆热血和活力,以实干争先的冲劲、攻坚克难的韧劲、改革创新的闯劲,奋斗在改革创新的一线,宁做跑断腿的“店小二”,不做清闲的“甩手掌柜”,宁做新时代的“挑山工”,不做优哉游哉的“喝茶人”,宁做一穷二白的“清白者”,不做腰缠万贯的“吸血鬼”,永远葆有“归零”的勇气和“年轻”的活力,学做张锦绣一样的“逆潮人”,不负韶华,赤子可乘龙归去。

(0)
上一篇 2020-09-28
下一篇 2020-09-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