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送外卖”送来的“好作风”之道

河南省睢县周堂镇党委 夏署光

前段时间,北京卫视播出了一档纪录片,该片以第一视角跟拍了北京市人社局一名副处长体验送外卖一事。“晚了20分钟”“已经凉了”“送晚了要扣60%”“太委屈,这个钱太不好挣了”……没有事先精心设计的台词,也没有刻意追求流量的表演,只有体验者最真实的感受,该视频一经播出便刷屏网络,引来网友的一片怒赞。这名副处长“将心比心”的成功实践,无疑是深入联系群众的真实写照,既达到了了解问题的初衷,为相关政策的精准制定打下了基础,也经历了一次弥足珍贵的作风历练。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副处长体验送外卖”一事中获得启示,经常主动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真心付出,不让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蒙尘,使作风实的“明灯”在心中保持常亮。

亲身体验才能更好摸清问题,“走进基层”才能攫取“最真实”的信息。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党员干部亲身体验基层生活是开展调查研究的最有效方式,通过经常深入群众真实换位,于行动中找寻方向,于实践中获取经验,使自己的人生志向和现实的客观环境在交互中碰撞激扬,使遇到的难点问题在不断地问计于民中愈加明朗。如此,越是频繁体验,越能共情深刻;越是落差强烈,越能摸清问题。据《晋书》记载,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颗粒无收,只有挖草根、剥树皮充饥,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他听闻消息大为不解道:“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此问成为古今笑谈。广大党员干部决不能做“晋惠帝”式的干部,不能满足于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或听汇报,要经常走出去、进基层,将袖子不时挽起,让鞋子常沾泥土,多去“办事窗口”体验一下服务流程,就更能理解群众对“最多跑一次”的期待;多去乡村振兴前沿感受一下劳动者在产业链上劳动的热情,就更能读懂群众对就近就业的渴望。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走进去”,并将群众的“急忧盼”问题“带出来”,这“一进一出”之间,既能倾听到“实打实”的民情民意,又能攫取到“最真实”的工作信息。

解决问题才能有效践行使命,“融入群众”才能找到“最务实”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回望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其中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找出问题是履行职责的基础,解决问题是践行使命的关键。然而,只有找到务实管用的办法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深度融入群众,俯下身子、沉下心去,坚持问计于民。当下,有个别党员干部围绕某项工作到基层调研“走形”“走秀”而不“走心”,“身入”“浅入”而“心”不入,有的“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有的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杜绝这种自欺欺人的“把戏”,在深入群众开展调研的过程中“身入”更要“心至”,如经常到部分群众家中,坐在一条板凳上,倾听群众的“真心话”,找准群众的“急忧盼”;到扎堆的群众当中,听一听街谈巷议的焦点,理一理工作方法的缺失,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准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找到“最务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全心全意才能打动人民群众,“真心付出”才能获得“最瓷实”的拥护。“送外卖”的副处长通过体验送外卖,最终目的是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从而改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并最终落笔到让群众满意上,过程中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熠熠闪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得益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事实一再证明,只有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群众,才能够打动人民群众,党的正确主张才能有效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具体而言,广大党员干部当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从内心深处出发,真诚地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出实招、用实劲。过程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摒弃“假把式”“造盆景”,沿着初心的足迹,用一件件温暖人心的小事传递真情,用一个个真心实意的行动传递关爱,用一桩桩实实在在的举措化解难题,一点一滴累积起群众的信任,向着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稳步靠近,源源不断地收获群众“最瓷实”的拥护。

(0)
上一篇 2021-05-25
下一篇 2021-05-2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