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要有“度”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韩岗镇 申士茹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实打实查找分析问题,练好调研基本功。

坚持“走深走实”有深度,勤跑腿“查实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走出机关、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如果只是坐在车上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会议室里谈一谈,脚不沾泥、到此一游,这种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作秀式”调研必然不能听到原生态声音。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要真正搞好调查研究,就需要党员干部怀着对人民的真感情,迈开步子、扑下身子,到一线去、到基层去、到现场去,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交朋友、拉家常,听听群众的呼声、问问群众的诉求、了解群众的困难,真正接地气、通下情,掌握一手资料、摸清一线情况。

坚持“明察秋毫”有力度,擦亮眼“见实貌”。调查研究离不开察看原相,反映最真实的情况,得到最真实的结论。因此,党员干部要有一双慧眼,看得全、看得准,问题才能找得准。要多看落后地区,开展调研要不怕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多往偏远地方走、多到落后地区看,看看是否缺衣少食,看看住房是否安全,看看排水是否通畅,只有多听、多看、多查,才能准确了解群众需求,确保调研取得实效。要多看“后院角落”,“后院角落”大多数由于种种原因矛盾纠纷多、棘手问题多、热点难点多,要沉下心认认真真看,不放过一个细节、不漏掉一处要点,越是这些容易忽视的细节,越能够看出问题,越能够了解到基层的实情。

坚持“勤学善思”有精度,多动脑“求实效”。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拿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做好“后半篇文章”。如果只调查不研究,装了一兜子材料,回来汇报一下写个报告后就“没有下文”,不仅背离初衷,也会失信于民。要勤于思考,多用“工匠精神”,坚持“解剖麻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要善于总结,对经过充分研究、切实可行的调研成果,及时落实落地、解决问题;对还不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再“回炉”研究、调整优化,完善后再付诸实施,确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8-30
下一篇 2021-08-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