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的“破”与“立”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委组织部人才办 方俊婷

欠发达地区在区位、经济、交通等“硬实力”方面不具优势,在政策、环境、待遇等“软实力”方面也缺乏引力,急需人才“引不进来”,现有人才“挽留不住”。破解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困境,不仅是解决地区间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亟待多管齐下,以破立之势促进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创新。

“破”落后思维,“立”发展理念。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步较晚,引才思维僵化、观念落后,对于人才工作的重视不足,部分地方政府主观认为自身条件差,简单将人才缺乏归因于财政紧缺,“自卑”放弃在人才工作方面的努力,不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引、育、用、留等政策,政策配套落实不到位,导致人才引进来却留不住。“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破解欠发达地区人才发展瓶颈,首先要彻底摈弃“人才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应付思想,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真正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落实“一把手”职责,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确保各项决策制度落地生根。

“破”人才逆差,“立”创新引才。受发达地区给票子、给帽子、给房子“抢人大战”的挤兑,欠发达地区无法形成财力、物力以及政策上的比拼优势,工作条件艰苦,发展空间狭窄,部分人才引进来后感受不到关心关爱,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后往更好的地方流动,欠发达地区只能被动充当人才输出的角色,成为发达地区人才培养基地。基础条件薄弱困境下,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人才流向扭转?创新引才机制至关重要,通过项目合作、短期服务、人才租赁、技术入股、东西部人才交流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现高层次人才“只用不养”的低成本模式,突破人才在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方式上的限制,推动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柔性流动,实现人才与发展共赢。

“破”四唯笼子,“立”科学制度。人才评价和竞争激励机制缺乏创新,大多数人才的工资待遇只与职务级别或者专业技术职称挂钩,与干多干少无关,工作能力强的人承担的工作任务重,而在待遇、提拔、评优时存在“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四唯倾向,导致部分人才看不到职业晋升之路,出现以“混资历”为目的消极应付的工作思想,制约欠发达地区人才发展。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欠发达地区要更加用好人才评价这根“指挥棒”,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通过考核、评比、奖励等方式激励人才,对人才在任职期内完成的各类创新项目、取得的各类重大荣誉,以及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成效的,给予相应奖励,从根本上保持人才的工作动力和激情,让人才作用和价值体现尽情发挥。

“破”冷眼服务,“立”人才沃土。欠发达地区在人才待遇、产业前景、政策优惠上都难以开好“梧桐花”,人才的社会保障、服务领域方面的政策条款模糊或者缺失,在落户、子女入学入托、住房保障、生活环境建设等方面落实不到位,得不到幸福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导致人才引进来后身在心不在,一旦有更好的选择就另谋高就。欠发达地区政府部门、用人单位要当好“娘家人”,有针对性地出台经济、住房、医疗等相关实施细则,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生活上提供保姆式服务,以鼓励激励、管家服务、宽松环境体现对人才的重视,打造以服务人才为核心的最优生态,让人才在基层感受到“宾至如归”,愿意牢牢扎根在基层最需要的地方。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1-30
下一篇 2022-0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