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镜”,实现社会善治

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出现过这样一句话:“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意思是说,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这句话道出了民生对于治理的重要性。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体力量,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感息息相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才能托起民生稳稳的幸福。因此,社会治理要从群众出发,以民生为本,增加发展活力,实现社会善治。

实现善治要以法治建设为基础,维护群众权益。强化科学立法,发挥法律引领作用;创新执法方式,推进严格执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善治的基础,没有法治就没有善治。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推进城市治理创新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效能,如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的开展等等,这都是在强调“法”的重要性。只有用科学的方式制定出良好的法律,以严格的手段,保证法律有效实施,才能更好地建设法治社会,从而实现善治。因此,要构建科学的法律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真正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实现善治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方便群众生活。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关怀数字弱势群体。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数字产业的发展与普及,让数字技术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通过数字赋能打造的智慧政务,让各项审批高效能、全方位、零距离,百姓从“跑断腿”变成“动动嘴”;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执法方式,让执法效率更高,准确度更强,行为更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继续推进社会智能化治理,让“新技术”办好“大事情”,才能让社会更富活力。

实现善治要以公众参与为保障,实现共建共享共治。要改变传统管理手段,提高社会资源整体合力,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公众的广泛参与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所在。坚持一切依靠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社会治理将如有源之水,畅流不息。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重视公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能动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培育公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公众也要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自觉遵守各项秩序,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治大国如烹小鲜。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不断稳扎稳打,加强和创新治理方式,做好法治建设、科技支撑和公众参与,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才能最终实现善治目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忍住不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5659.html

(0)
上一篇 2023-11-23
下一篇 2023-11-23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