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当用好“口、眼、耳、鼻”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制度,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南针”。眼下,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推进,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握好“四下基层”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好“口、眼、耳、鼻”,推动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常态长效,确保“下”到实处、“下”有实效。

政策宣传下基层要勤用“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出“实味”。主题教育不断向基层延伸,理论学习也需在基层“落地生根”。要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就走向哪里”的原则,深入了解群众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深刻把握宣传规律,创新理论宣传方式,突出大众化宣讲、通俗化阐释,用鲜活真实的素材、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好“家常话”、讲浓“百姓味”、讲出“时代性”,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让政策宣传春风化雨,入脑入心。

调查研究下基层要多用“眼”,在深入一线挖掘中摸准“实情”。党的正确主张和科学决策只能“从群众中来”,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来。要坚持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坚决摒弃关起门来想当然、坐在屋里蒙问题,大门不出定对策、二门不迈下结论,要多往项目现场去、多到背街小巷看、多与基层群众聊、多朝田间地头跑,在直通一线中练就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对调研所得的“一手”材料要进行细致分析、系统归纳,坚持问题导向,提出科学管用的对策,切实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成效。

信访接待下基层要善用“耳”,在倾听群众呼声中多谋“实招”。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也是沟通民情、知晓民意的重要窗口。如果一味坐等矛盾问题“找上门”,而不愿主动把对策为群众“送上门”,只会让干群关系越来越远,也无法真正“听”到关键、“诊”到要害。要放下架子,带任务、带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侧耳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耐心了解群众的牢骚抱怨,善于听懂“弦外之音”,找到症结所在,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切实将把问题消弭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

现场办公下基层要巧用“鼻”,在查找问题根源中务求“实效”。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现场办公下基层”不仅能拉近干群关系,更是解民忧、惠民生的重要体现。要坚持窗口前移,以基层一线为“办公地点”,提高查找问题、发现问题的“嗅觉”灵敏度,“硬碰硬”解决难点堵点,“实打实”拿出方法对策,在同群众面对面中当好“店小二”“服务员”,做到能现场解决的立行立改、不能现场解决的定期整改,在真抓实干中增进民生福祉,让“难事儿”不难、“烦心事”不烦,真正用工作成效诠释躬身为民的公仆情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343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7486.html

(0)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 2023-11-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