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聚“智”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为我们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在总书记的这段话中,说明了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要想具备这样的特征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而人才就是科技创新的“智囊团”。只有重视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作用,才能做到向“新”而行,聚“智”发展。

向“新”而行,要有“爱才”的诚意。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要想汇聚人才去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决条件就是要有爱才、惜才的诚意。在三国时期,刘备常怀一颗爱才之心,不怕山高路远,三次亲自前往诸葛亮的居所去请诸葛亮出山,因而产生了著名的“三顾茅庐”的典故。正是因为他这种对于人才能做到纡尊降贵,不以高位者自居,拿出自己最大的诚意让人才为自己所用,所以才能够让当时的魏、蜀、吴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因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要想汇聚起人才之智,首先就要有爱才得诚意,只有拿出爱才的诚意,人才才能够真正愿意留下来,才能做到向“新”而行,聚“智”发展。

向“新”而行,要有“用才”的胆识。《旧唐书·陆贽传》中提到:“夫如是,则疑者不使,使者不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就需要有这种用才的胆识与魄力。齐桓公任用曾经射杀过自己的管仲;曹操赦免了以前与他为敌的张绣;李世民重用曾经建议太子李建杀掉自己的魏征……他们这些不计前嫌,重用贤才的事例正体现的用人时能容纳贤才、敢于用才的胆识。可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就要有用才得胆识,只有敢于用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用到什么样的地方,并且能给予他们一定犯错的空间,才能让人才大展身手,才能做到向“新”而行,聚“智”发展。

向“新”而行,要有“育才”的良方。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让“人才”这个源头活起来,要想做到“活起来”就必须在育才方面下功夫。做好“育才”文章,不但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理念,培育紧缺性人才,还要注重培育人才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能力的提升,夯实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除此以外,还应该注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育,搭建起人才培育交流平台,整合人才资源,集聚人才力量,汇聚人才智慧,让人才有充分的发挥空间,从而提升整体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因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就应该做好育才工作,只有做好育才工作,才能做到源源不断地创新,才能做到向“新”而行,聚“智”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任何技术的革新,都离不开人才在其背后的支撑。没有人才去研究、去创新,就不会有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因而,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必须发挥好人才的“第一资源”作用。因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我们首先要拿出爱才的“诚意”去留下人才,再发挥好用才得“胆识”,让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最终形成育才的“良方”,从根本上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输送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挥好人才的“第一资源”作用,把向“新”而行,聚“智”发展落到实处。

(干召庙镇   郑霄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lhq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94801.html

(0)
上一篇 2024-04-24
下一篇 2024-04-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