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郑:最好的家风就是好好说话

一位做老师的朋友跟我讲了这么一件事:她带初一,班上有个小男生,门门功课成绩名列前茅不说,还打得一手好篮球,那孩子少言寡语,也并不是那种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就任性调皮捉弄人的脾气,这样的孩子,本应该是炙手可热的小明星,可他人缘却奇差,同学们不喜欢他,就连其他的代课老师,提起这个孩子也常摇头叹气。这男孩不说话时还算聪明讨喜,一开口却是生冷硬倔,分分钟就让人没法儿接。想让同桌让一让的时候,他总是冷着脸让对方“起来”,平时同学聊天不小心冒出一两个口误,他也会严肃地去纠正和争辩,就连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错了一个语法,他都会毫不留情地质疑“老师你昨天没备课吗?”常常弄得别人下不来台。

她眼睁睁地看着,他的生活像是陷入了一个向下的螺旋,因为总是得罪人,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跟他说话,又因为他孤僻,而变得越来越无趣尖刻。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抽了个空就去小男生家里家访,对男孩的成绩予以极大肯定的同时,挑了几件无伤大雅的小事,委婉地提出,孩子如果可以更友善温和一些,会获得更好的成长。

话音还未落,男孩的父亲瞬间就收起了一脸笑容,将男孩连推带搡地从书房拉出来,劈头盖脸一顿骂:你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是不是?平时都跟老师同学怎么说话的?快,赶快给老师赔礼道歉。还没等她一口气舒完,夫妻俩一言不合就开始争执,一个埋怨老婆天天加班没时间教育孩子,一个指责老公太大男子主义,没给孩子好的言传身教

他就只是站在那儿,不看她,也不看自己的父母,面无表情眼神空洞。好像只是在耐心地等待这一场争吵的结束。无动于衷,习以为常。

她回去之后,不惜违反学校男女分坐的规定,硬是将全班情商最高的那个女孩安排给了他做同桌,跟我感慨说:他就在这种家庭环境里长大,要是会好好说话才是见了鬼呢。我没办法改变他的父母,只能安排一个会沟通、会表达的同龄人跟他同桌,看看能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一点。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中写道:

我们习惯于对家人大喊大叫,指责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沟通,学不会道谢,也不懂得道歉,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为家庭生活付出了太多,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有效沟通。

而家庭关系又是一切人际交往的基石,一个人在家庭中养成的沟通模式和说话方式,会渗透进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除非有强大的外力来影响或改变,这样的习惯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我们或许已经无法左右父母的习惯,但却可以从这一天起调整自己的态度。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脾气急躁,做事情有时候浮躁,尤其是针对教育孩子方面。好好说话,认真倾听,冷静但不冷漠,温和但不懦弱,坚定但不强硬。

那才是你能够给孩子创造的,最好的家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  许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91054.html

(2)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