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提升
-
团结一心齐努力 深山苗寨别样红——岩贤村作坊村民小组苗寨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侧记
“晴时满身土,雨时两腿泥”一直以来都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安镇岩贤村作坊村民小组苗族同胞的真实写照。这是一个坐落于海拔1800米深山中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全组23户99名苗族同胞从小…
-
评论 | 乡村垃圾分类,怎么分?
搞好乡村垃圾分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环境保护大势所趋。 与城市相比,乡村空间广袤,在垃圾处理上似乎更容易、更便捷。走在乡间地头粗略一望,绿色青山、风景怡人。但仔细观察就会…
-
红河:村村见产业 户户搞卫生 人人得实惠 瞧瞧阿希者村的“蝶变”
阿希者村委会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镇西南部山区,辖8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59户11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461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阿希者村…
-
昭通:村容整洁花盛开,人居环境“颜值”高
在昭通市大关县上高桥乡龙堡村,有一条被鲜花点缀的乡间道路。从村委会至丫口村民小组蜿蜒的4公里,道路两旁全部种上了五颜六色的百日菊,放眼望去,各色鲜花姹紫嫣红,成为了龙堡村一道亮丽的…
-
保山瓦窑镇: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高度
自去年以来,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通过制定“村规民约”,重构乡村道德,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宣传良好的社会风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村(居)民建…
-
澜沧富东:“人居环境积分制”滴灌 “内生动力”遍地开花
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新房建好了,基础设施也改善了,产业扶贫亦落实了,但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村容村貌没有太大变化。如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更是富东乡亟待补齐的“短板”。 …
-
远看山村很美,近看垃圾成堆,让“一户一池”解决问题
这些日子,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山区群众都在忙着“五改”。所谓“五改”,就是改侧、改院、改墙、改路、改厨,乡亲们乐坏了但也忙坏了,宝丰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群众在忙“五改”的同时…
-
昆明寻甸:山后村的新生
昔日天旱吃水都困难的张有发做梦也很难想到,自己能住进小海新村宽敞明亮的“独户楼房”,并且在2017年实现脱贫,还被评为村里的十星级家庭。张有发家的变化是小海新村33 户易地扶贫搬迁…
-
富源县青石村:美了乡村乐了百姓,贫困村的“颜值”越来越高
干净整洁的小道,平整硬化的水泥路连村串户,通透的房间、有序的院坝……日前,走进曲靖市富源县胜境街道青石社区的青石村,家家争当文明户的氛围深入人心。然而一年前的青石村,进村道路处处堆…
-
从“环境革命”开始 保山市双脉村不仅要颜值更要绿色经济
自2013年脱贫攻坚以来,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双脉村筑牢制度、基础条件和绿色产业“三个支点”,撬动村人居环境稳步提升。 筑牢制度的支点 提升人居环境有推力 “致富少方法,山林乱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