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做好国情调研关键在“度”

云南省普洱市选调生 李昕灿

《郝家川调查》这本书由中共延安市委组织部组织编写,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全面深入地调研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搞好基层调研,是发现问题、体恤民情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所在。广大选调生要发扬求真务实作风,主动跳出“职位”搞“调研”、绕过“盆景”挖“深井”,直插基层,真走实访,抓牢调查研究“关键词”,扎扎实实做好国情调研。

准备要有“力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书中提到,调查小组在正式开展调查之前,进行了一个月的学习讨论,内容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在此基础上,调查组科学制定计划,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开展了近半年的调查研究,最终形成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准备做得好不好,功课做得足不足,关系到“刀”磨得锋不锋利,能否解剖好基层这只“麻雀”。因此,广大选调生在开展国情调研工作时,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需要调研的方方面面做到心里明、家底清,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毫无目的乱射镖,真正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切实提高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内容要有“精度”。从自然环境到基础设施,从产业发展到生态建设,从人口结构到村风民风,调查组调研范围广、对象多、内容精,不仅开展了许多全面深入的社会性调研,还涵盖了诸如空气情况、土壤环境、耕地质量等精细入微的科学性研究。基层工作森罗万象、错综复杂,村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到自然环境、产业发展,小到房屋整修、个人矛盾,这些都是我们的调研内容。广大选调生若想调研工作有的放矢,就要提高内容“精度”,主动做“望闻问切”式调研,勤于观察、善于聆听、理顺诉求、落实责任,不做“雨露均沾”式调研,不拘泥于眼前的“花瓶”与“盆景”,多留意屋后的“边缘”和“死角”,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真正像解剖一只麻雀一样“解剖”基层。

走访要有“温度”。书中从五个视角对15户家庭开展了近距离观察和深入交流。“不懂种地的高改玲”“郝红卫的懒散习惯”“孝字当头的孙媳妇王学学”……当下,部分选调生在开展入户走访时,缺乏与群众沟通的经验和方式,经常会出现“话在心里不会说”“说了群众不明白”等情况,这往往是由于带着“功利心态”下基层,把走村入户、深入群众当成一项“冷冰冰”的任务,只顾生硬地提问题、机械地记笔记,没有打开心扉,与村民同思同想同感受而导致的结果。因此,广大选调生在开展国情调研时,要带着一颗热忱之心走近群众,多一点“泥土气”、少一些“官架子”,和百姓同坐一条板凳、同唠一个话题,切实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和急难愁盼,开展“有温度”“有热情”的调研,用真心看见真实、用真诚获得真经、用真情换得真话,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0)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