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知青岁月” 写“实”字文章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黄村镇选调生 刘昱辰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19篇采访实录,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人民做实事的经历。作为在基层工作的选调生,应当认真品读“知青岁月”,从中感悟“实”字力量,通过实干把人生价值的文章写在一线天地。

品“知青岁月”的知行合一,“读书本意在元元”,学思用贯通要做得“切实”。“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生活中,从不懈怠学习,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挑灯夜读,煤灰熏鼻不觉苦,静心思考甘若饴。学马恩列毛,读古今历史,背古典诗词,看文学名著,习近平总书记不但博览群书,还注重分析对比、触类旁通。他学到的知识不用来“孤芳自赏”,而用在给老乡宣讲时扫盲上课,用在工作实践上解决问题。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选调生们要发自内心主动学,挤出时间精心学,以学益智,掌握创新理论,提升哲学思维;以学修身,滋养浩然之气,筑牢正确三观;以学增才,读国学、懂科学,增强综合素养。用知识指导实践,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蒸发”书中“水分”,结合本地实际,不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争当党性坚定的“排头兵”、精准答疑的“政策通”、业务熟练的“多面手”。

品“知青岁月”的为民担当,“枝叶关情,念兹在兹”,民生小事要做得“扎实”。从少年到青年,习近平总书记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上山挑肥打坝、下地种田挖井,在村建沼池气、兴铁业社,他由北京知青转变成陕北农民,为民办事不论大小、敢为人先,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老乡们信任支持的“好后生”“好干部”。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基层工作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跟群众打交道看似是微不足道的琐碎小事,实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大事,一些群众矛盾正是通过充满“人情味”的协调成功化解,回应并解决群众所思所盼正是人民幸福感的直接来源。不屑于“做小事”、只想着“干大事”的人,是眼高手低、坐而论道的“清谈客”。选调生们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不打“小算盘”,不耍“小聪明”,甘于做小事,乐于干苦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怀满腔热忱走实为民服务道路。

品“知青岁月”的植根群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人民立场要站得“稳实”。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他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深刻体现了党群关系的鱼水情深。对帮助自己的村民,他尽力报答,想方设法带领百姓搞粮食产量、提生活质量。对流浪街头的老汉、智力有缺陷的村民,他的眼中没有贫富贵贱,一律耐心相处、平等相待。习近平总书记以一颗“实心”待人,老百姓也保护他、爱护他,团结一心的梁家河真正成了他的家,一大家人齐心协力搞发展。选调生们在基层工作,很多事情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尊重群众、融入群众,遵循客观规律,真心换位思考,才能在推动工作的同时,保证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在群众面前,要“放下架子”甘做“小学生”,向人民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学习。“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用真情换取群众真心,站稳人民立场,与人民群众携手奔赴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

“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踪。”向青年时代的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不负大好年华,珍惜基层的广阔舞台,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用实干谱写为人民服务的新篇章。

(0)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