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秀樾横塘”间感悟“写作之美”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旺隆镇人民政府 马黔

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于睡莲科目,是莲科的多年水生草本花卉,因其清醒独立,诗意隽永,自古以来深受文人墨客喜爱,每每读起,总让人回味无穷。

我所生活工作的小镇也有这样的一池荷花,每到工作疲累时,总会去走一走、看一看,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九百多年前词人蔡松年赏荷的美丽夜晚,目之所及是那“秀樾横塘十里香”的清幽月色,耳之所闻是那回荡夜空的婉转轻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接下来,就与我一道品读这首《鹧鸪天·赏荷》,去感悟一下词人的“下笔”之美美从何来,间或提升自己的材料写作能力。

美在字句推敲,一读可见“用心”。“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细细读来,此时的你是否已经被第一句所惊艳到了呢?一个广角镜头缓缓映入我们的视线,由远及近,夕阳下的荷花楚楚动人,水花相照、潋滟芬芳,不禁让人沉醉。词人写稀疏的树影用了“秀樾”二字,使得树木更加挺拔秀丽;写荷塘用了“横塘”二字,就更加显得浪漫、充满遐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字字句句自带美感,无论是花是叶,还是枝干,还是荷叶上的露珠,都散发着迷人魅力,让人无法抗拒。而在这美丽的外表下,却还有一种清气淡淡袭来,虽美却不可接近。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这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依然是美。无论是远处缥缈浓郁的山黛、盈盈流动的月波,还是暮云秋影蘸着潇湘水、被荷香深深沉醉的灵魂等等一切美好,都被词人用准确的文字完美地传递出来,让人着迷、深陷其中。平时我们的公文写作也一样,用词需用心推敲、慎之又慎,不能因意思差不多就“随意用词”,否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仅给工作造成混乱,甚至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平时要多积累、写作过程中要多思考,力争达到“文出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效果。

美在层次分明,一看便知“脉络”。这首词用冷暖色系来比拟的话,一定是冷色调的,词人用了“不计其数”的颜色来衬托这种冷艳,却让人不觉凌乱、不觉臃肿,因为这些颜色是富有层次的。我们不妨来数一数其中有多少颜色,从开篇的墨绿色的荷塘,深绿色稀疏的树影,碧绿的水波,翡翠般清新鲜亮的荷叶,到粉红与白色相间的荷花……再到最后都汇聚于那颗赏荷的陶醉之心里,不下十余种。

除了颜色的层次,本词“气息”的层次同样突出。在这样一个神秘的夜晚,词人漫步在“秀樾横塘十里香”的幽幽月色之中,深吸一口气,花的气息芬芳淡雅、馨香绵延在曲折的荷塘周围,真是“风吹荷花十里香”;还有秋的气息,此时草木还未凋零,蝉声、蛙声,鸟鸣声、流水声,声声入耳,使得这个夜晚更加生动,更加具有感染力。公文写作亦是如此,离不开这种层次的美感。我们要学会在公文层次结构上下功夫,明白总写什么,分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要事先谋划、合理布局好开头、结尾、段落、过渡等关键,力求结构严谨、衔接紧密,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拆东墙补西墙”,让人难于理解、执行困难,让文章失去了应有的效用。

美在意境深远,一念既起“共鸣”。有人说本词就是一篇诗词版的《荷塘月色》,比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相隔八百年的荷塘月色,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尽管月亮还是那轮月亮,但此荷花已不是彼荷花,只是容颜相似,芬芳依旧。然而,那份朦胧的意境,虽因人不同而各有体会,但那份心灵的涤荡、灵魂的涵养却如出一辙,让人一念倾心、产生共鸣。读到这里,公文立意的重要性是不是也已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了呢?在平时写作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具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和宽广视野,准确地把握好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上级机关的思路和意图、群众的需求和愿望,这样才能让公文的内容切合实际,切实可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我们拿出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俯首于田间、提笔于案牍,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写好为民服务的“优美文章”。

(0)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