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话聊” 与群众交流的“门道”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委组织部 徐诗奇

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说话是门艺术,也是门学问,群众工作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语言交流。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要学会说话,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儿,讲老百姓听得懂的理儿,办老百姓急需办的事儿,在“话聊”中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讲话讲出“精气神”,用语言鼓劲,传播党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讲、历史文化传颂、弘扬红色革命精神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创作出具有时代感、认同感的话语,做到既注重历史原著、又注重阐释阐发,既讲明大道理、又讲清大实话。要注重说话方法的,不同场合情景之下,所表达的方式、举止、语气、言论内容等均有所不同,在宣传政策、做群众思想工作时,多说大白话、大实话,用群众的话与群众沟通,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让群众乐意听、听得进。党的理论是有温度、充满关怀的,只有真真正正站稳立场讲道理,才能切实触动人们的思想和灵魂,让人“解渴”,催人奋进。

唠嗑唠到“正点上”,与群众交心,赢得百姓真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会议、各种场合讲话中经常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来诠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来阐述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用“缺钙”“软骨病”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这些话都是群众语言,特别接地气,没有高高在上,没有“官话”连篇,真正说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去。党员干部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就要走出“舒适圈”,少点“官气”、多接些“地气”,主动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走一走,到群众家中坐一坐,与老百姓坐在炕上唠一唠,察民情、听民意、顺民心、办民事。讲话要能讲到“点儿”上,要注重加强学习,积累知识、丰富学识,要善于抓住关键,言简意赅,务实管用,简短有力,富有真情实感。

真情实意“道衷肠”,解群众心结,把百姓事做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在人前缺乏正气。”“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党员干部与群众建立关系,要真诚对待与你说话的人,相互理解、尊重、关怀,用和善的语言、积极的态度,认真倾听群众诉求,用话语解群众心结,为老百姓做事不能夸夸其谈讲大道理,掩盖矛盾、粉饰太平,对实际问题却避而不谈,看似语言表达规范、措辞准确,细细琢磨却空洞无物。党员干部要站在群众立场看待问题,婉转地讲清道理,让群众能愉快的接受,要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在本职岗位上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不装样子,努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当好让党放心、群众信任的老实人。

(0)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