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中写文章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朝阳街道办事处 刘琼

今天读到一则寓言故事让我按捺住匆匆思索和奋笔疾书的慌张劲儿,由此开启一段写文章的反思之旅。故事发生在一座寺庙中,有个小和尚因为每天的碌碌无为而灰心丧气,老禅师就让他取来化缘的“钵”,先让他装上核桃,问他“装满了吗?”小和尚回答说满了。老禅师让他捧来一些大米撒进去,问他“装满了吗?”小和尚回答满了。接着又让他再去取些水来。一瓢水倒进去之后,这次钵连缝隙都被填满了。老禅师继续问小和尚:“这次满了吗?”小和尚却回答不上来。老禅师笑着说:“你再去拿一勺盐过来。”老禅师把盐化在水里,钵里依然满满当当。写文章难道不应该如此吗,一篇好文章的标准就是中心突出、首尾呼应、主次分明、层次丰富、反复推敲、精雕细琢。

满上核桃——明确重点、找准方向,一气呵成之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相信很多的写手在创作中都遇到过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一篇文章乍看起来内容满满当当,情感丰富饱满,形式多姿多彩,辞藻华美艳丽,但是读起来总是不知所云、不知所指、不知所味。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了主线的牵引,缺少了破题的核心要义,缺少一气呵成的精气神,写出的文章犹如盲人摸象。所以写文章时,只有在“钵”中先满上核桃才能站稳脚步、找准方向、扎下根基。如果一开始在“钵”里满上水、撒入盐,那么核桃就没了用武之地。所以文章堆砌、汇聚起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篇,都应该分清主次,明确中心,理清文章脉络,方能撬动起一篇文章“起承转合”的承重力、扩张力、跳跃力。

捧米舀水——内容丰富、注重积累,妙笔生花之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咬破嘴唇、绞尽脑汁、搜肠刮肚”这些词汇一度成为创作中的拦门虎,这也是写手们最不愿面对的尴尬境遇。有时候挖空心思编写的一篇文章依然味同嚼蜡,这时候不妨暂时搁下手中的笔,停止漫无目的思考,在“钵”中捧来米,舀入水,填满只是核桃的空虚感,就需要静下心来积累素材和沉淀思想。积累不是囫囵吞枣地照单全收,也不是漫不经心的走马观花,更不是精挑细选的只言片语,而是日复一日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水滴石穿。老舍先生曾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说的就是在文章素材积累过程中要系统学、优质学、全面学。再次提笔方能开篇点题、卒章显志、蕴含深意、收束全文。

撒盐入水——精雕细琢、匠心独运,画龙点睛之笔。老禅师最后将盐撒入“钵”里,盐溶于水,即让“钵”的内容更加有内涵、有层次、有深意,同时又让水呈现出别样的味道。这就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和升华之处,在文章撰写中,首要前提是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其次是让内容丰富、情感饱满,最后精雕细琢、匠心独运,撒上一把“盐”,就如画龙点睛,平添了锦上添花之效。这里的“盐”就是点题之笔,就是点睛之笔。“重槌一击定亮音,肺腑一句见精神。”在恰当的地方简明扼要的一笔、一画,既能揭示文章主旨,又能点出全文的脉络层级,让一篇文章更加活泛,层次深厚,留有余香。

“钵”体本不大,巧容大智慧。写文章时“钵”里先满上核桃,接下来捧米舀水,最后撒盐入水,就如大树有了扎实的树根、挺拔的树干、茂密的枝叶,这就是一篇文章的谋篇布局。用一气呵成之功、妙笔生花之趣、画龙点睛之笔锻造出文章的行云流水之势,即开宗明义、充实丰富、跌宕起伏、精彩亮丽、灵活多变、首尾呼应。

(0)
上一篇 2020-07-15
下一篇 2020-07-1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