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要常下常新

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泽泉乡人民政府 陈德胜

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扎实推进。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对于增进民生福祉,深化主题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时代内涵、实践要求,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推动“四下基层”常下常新,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坚持政策宣讲下基层,变“空谷传响”为“口口相传”,让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理论的具化,只有推动其下到基层、深入基层,才能在更大范围赢得民心认同、更大限度争取群众支持。推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下基层,不能板着面孔说教、双手背后指导,要结合基层实际,突出大众化宣讲、通俗化阐释,用好“村头板凳会”“围炉夜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理论+互动”“理论+事例”“理论+艺术”等丰富形式,善于用接地气、暖人心、受欢迎的话语,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为基层群众送上“粘泥土”“带露珠”的“理论大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润泽人心。

坚持调查研究下基层,变“纸上谈兵”为“足履实地”,让科学决策更具民生民情。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想要解决各类“顽瘴痼疾”,就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切不能为调研而调研,搞一阵风、形式主义,耍官僚作风。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沉下去”,走出机关大院,深入群众之中,多到房前屋后听民声,多在网格社区访民情,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充分掌握第一手素材资料。同时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措施+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对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深挖根源、剥茧抽丝,力争找准矛盾症结、谋求对策良方,切实把调查研究转化为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坚持信访接待下基层,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让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化解。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检验党政机关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试金石”。只有强化下访接访、下沉一线的工作导向,才能确保民情民意得到有效维护。要带着感情脚步向下,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为主动,多到矛盾相对集中、问题相对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方接待信访群众,多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听意见。针对群众反映的诉求,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真正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着力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坚持现场办公下基层,变“会场端坐”为“直奔一线”,让难点堵点问题有效解决。基层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直接联系群众,距离老百姓最近,不到现场就没有最直观的感受,为民办事就会大打折扣。要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用好用活“一线工作法”,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对于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要多一些“马上就办”,少一些“回去研究”;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多一些“限期完成”,少一些“再等等看”,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给群众带来真正的实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下基层”不仅要下,更要常下。要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拓展形式载体,切实推动“四下基层”常态长效,让“四下基层”焕发时代光芒,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2
下一篇 2024-01-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