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兴于心 立于实 成于度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选调生 王婉伊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提出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工作要求。“四下基层”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躬下身子,才能贴近泥土,挽起袖子,才能真抓实干。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第二批主题教育纵深开展为契机,深刻领悟“四下基层”的生动要义,推动基层工作走深走实,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吃几回闭门羹,饱含“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之心,悟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酝酿扎根的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虑,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群众工作不是突击检查,也不是居高临下地指点说教,而是要久久为功、步步为营。要善于从小事上获取信任,和老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先交心再办事;要善于平时就与群众打成一片,知根知底才能得到认可;要善于向基层老党员寻求帮助,形成治理合力,提高工作实效;要善于运用调研技巧,减少群众的抵触心理;要善于把政策规定翻译为“大白话”,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打通政策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坐几次土炕头,坚定“船到中流浪更急”的迎难之心,通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掌握进退的尺度。基层治理往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根本转变“坐在办公室绞尽脑汁、道听途说、闭门造车”的工作陋习,只有本着“一头汗两腿泥”的姿态,才能看到“带露珠”“冒水气”的民情民意,才能在“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中直击矛盾要害。对于初入基层的年轻干部来说,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要躬下身子,倾听群众长期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诉求,聚焦群众意见集中、工作难以开展的地方,啃最硬的骨头,拿最烫手的山芋,破除老大难问题,让群众看得见工作成效,从根本上纾解老百姓的所急所困。迎难而上不是使蛮劲,要一边埋头走路,一边抬头看路,把民情民意作为度量工作的“晴雨表”“指南针”,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练几门真功夫,筑牢“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进取之心,破初入职场的本领恐慌,沉淀工作的厚度。许多年轻干部前脚走出“象牙塔”的一亩三分地,后脚踏进基层“大舞台”,对于基层工作、群众工作摸不着头脑,久而久之陷入了自我怀疑、“掉队”焦虑中。行是知之始,年轻干部要想破除焦虑的“心贼”,与其在自我怀疑中反复内耗,不如化被动为主动,扎扎实实去学真功夫。向人学经验,向事学办法,向书本学理论,向群众学实践,自己的业务知识要了然于胸,经手的工作要拿得出手、经得起盘问,待办的任务要主动出击、掌握要领。要有“疾风知劲草”的自我锤炼精神,不论是向下扎根的“泥腿子”,还是伏案写作的“笔杆子”,或是挖掘治理的“金点子”,总归要练就几门真本领,努力成为一名“拿起笔能写,走上台能说,扛起锄头能挖”的新时代好干部。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2
下一篇 2024-01-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