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要事不避难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扬溪镇东村选调生 赵磊  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35年前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亲自倡导并大力推行的工作制度,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伟力。“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当前正值第二批主题教育向纵深延展之际,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四下基层”中感悟“人民至上”的真情,厚植为民情怀,行稳致远、久久为功,把紧“四下基层”这个重要抓手,事不避难,迎难而上,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功攻克难点,让党的声音“聚民力”。再好的政策不打破老百姓不知晓这层“壁垒”,也只能“昙花一现”亦或“束之高阁”,难以起到惠及于民之效用。广大基层干部要抓住主题教育契机,打造现场教学点“重点教”、开展沉浸式学习“配合学”,“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学会“聊家常”,做好“翻译官”,把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打通基层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让政策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让政策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用得好,变“党的政策主张”为“群众自觉行动”,不断为党的决策部署“聚民力”。

  调查研究下基层,以“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力厘清难情,让决策部署“顺民意”。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跑遍所有村,提出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在宁德,倡导并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到任浙江后,跑遍全省90个县市区,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亲自谋划部署并推动了“千万工程”,造福万千农民群众、造就万千美丽乡村。广大干部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上好群众路线“必修课”,打开群众心扉“话匣子”,要“善用脑”厘清基层一线纷繁复杂的难情,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细研深究、刨根问底,找准破解难题的“切口”,让“政策哨声”走在“群众呼声”之前,决策部署能“瞄准”群众心坎。

  信访接待下基层,以“体生疾苦心憯凄”之情解决难题,让群众工作“暖民心”。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人民信访为人民,信访工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党委政府,是了解社情民意和工作成效的重要窗口。信访接待下基层,倾听群众呼声,通过与群众“零距离”交流,确保难题与办法“面对面”沟通,诉求与回应“点对点”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信访一线“多上手”,带着情感去干信访工作,多换位思考,提升“共情能力”,到群众中去关心群众难处,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干实干,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确保“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变群众“上访”为干部“问访”,让群众工作真真切切的成为“暖民心”之举。

  现场办公下基层,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心办好难事,让一线解题“惠民生”。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大国之大,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现场办公向下,变“会场讨论”为“直奔现场”,变“等群众上门”为“上群众家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千家万户、深入群众一线,才能看清问题全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直接解决上门反映、等待受理、办理进度、处理结果等群众关心的“悬在心头”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政绩观,要敢于多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坚持“一线工作法”,在为民服务上“勤跑腿”,听清民意、破解难题,听到真言、学到真知、领悟真谛,从一线取真经,在一线破症结,于一线惠民生、聚民心。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2
下一篇 2024-01-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