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心”答好“四下基层”时代答卷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委组织部 黄博

1988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首创“四下基层”工作法,这是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四下基层”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画准“民心坐标”,带着任务、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到基层去,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走深走实群众路线。

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恒心,努力做到“身入”基层。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当年,习近平同志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下党村公路和水电建设、下屏峰村灾后重建等问题。实践证明,这些思路和举措有效推动了问题解决和经济发展。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工作作风,放下架子,走进基层,融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倾听群众呼声,让群众主动掏出心窝子,打开群众话匣子,在“谈心唠嗑”中把实情问出来、让问题浮出来,做到“入深山采好药”“临深池钓大鱼”。

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初心,努力做到“情到”基层。古人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如果下基层调研只看精心加工的“材料”,走刻意设计的“路线”,听预先准备的“剧本”,岂不是自欺欺人?没有什么比将心比心更能实现与群众的情感共鸣,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怀有至深、至浓、至热的人民情怀,站稳群众立场、讲好群众语言,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时常与群众换位思考,将自己放在群众当中想问题,在群众家长里短、衣食住行、生活环境的细微之处,感知他们急在哪里、愁为何事、盼在何方,对症下药,把群众的一桩桩小事办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解困人”。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努力做到“心至”基层。走进基层不是重点,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党员干部要通过对下基层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多深入到群众意见大、矛盾集中的地方,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对比分析、归类整合,抽丝剥茧、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深入分析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助推形成有质量、有分量的调研成果,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落地为具体措施,真正变“群众呼声”为“政策哨声”。要以“解剖麻雀”的细心耐心追根溯源,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并转化为切实可行、务实管用的真招实策,为有关部门研判形势、谋划战略、制定决策提供参谋服务,让群众真正感到温暖、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广大党员干部要利用好“一线工作法”,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提供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实现民生实事“项目式”推进,既要“稳扎稳打”、现场就办,也要“小步快跑”、急事急办。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3
下一篇 2024-01-23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