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要彰显浓浓“群众情”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黄泽镇 黄景行

1988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提出了“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35年来,“四下基层”制度依旧焕发着时代气息和巨大生命力。适逢第二批主题教育火热开展,干部下基层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在“情”字上下功夫,处处彰显浓浓“群众情”。

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查群众“实情”。在新的形势下,年轻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绘好自己的“民情地图”,多到辖区群众中走访,听民声、求民意、问民计,真正使民情通、通民情。而不能对情况的了解蜻蜓点水、一知半解,更不能有“任性”行为。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首先,要深入调研,要全身心投入,深入实际调查,掌握现实情况,只有真正摸清情况、获得真实认知,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结论和决策。通过座谈交流、蹲点调查、实地察看、分析研究等方法途径,坚持不懈在基层一线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通过深蹲真蹲精准调研,把情况摸准摸透、把数据搞准搞实,找准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有效发现工作堵点、难点、重点和突破点,为分析处理问题提供有效依据,切实让调查研究成为最直接的民情反映和民智汇聚的渠道。

讲百姓话、拉百姓理,培养群众“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培养好群众感情,真诚与群众交朋友,不是坐着车在田边村头转一圈就能够解决问题,也不是利用节假日送十斤大米、把两百元钱送到群众手中就能够解决问题。而是在于把心贴近人民,时刻把自己看成群众中的一员,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发自内心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家长里短,喊得出群众的名字,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要坚持下基层,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每一项工作改起,在坚持下基层中做到顺民心、合民意、如民愿,通过艰苦卓绝的坚持,提升群众对基层工作的认同度,提升干部良好形象,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理解信任。

摸清症结、对症下药,解决群众“难情”。群众反映的一些诉求和问题,往往是历史遗留的“疑难杂症”,敢不敢接“烫手山芋”、能不能啃下“硬骨头”,是检验党员干部担当精神和实干作风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主动“认旧账”,不当“击鼓传花”的“二传手”,坚持下基层,对涉及的问题不回避、不拖延,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全力以赴把群众诉求解决到位。下基层必须克服“运动”式思维,走出“短期”误区,以坚持下基层的方式,彰显破解基层难题的耐性和韧性,敢于“克顽疾”,发扬斗争精神,勇于较真碰硬,建立健全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流程,以“一竿子插到底”的决心和“钉钉子”的韧劲,推动所有问题清仓见底,给群众以满意的答复。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3
下一篇 2024-01-23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