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注水”“放水”难题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就需要一支懂治理、能治理、善治理的基层治理人才队伍。目前基层人才匮乏,人才结构不佳、老龄化严重、专业程度不高、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让人“无语凝噎”,基层工作情况复杂、任务繁重、条件落后等“弱点”,导致基层引才不易留才难,一边在“锲而不舍”引进人才,另一边在“源源不断”流失人才,这仿佛是看到了初中数学题里的“一边注水一边放水”的难题,现在我们该用何良策,装满基层这个求贤若渴的“大水池”?

增加“注水”,想方设法引人才。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关键在政策。我省出台《四川省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十条措施》,基层工作经历成为“硬杠杠”,坚持省、市公务员招录面向基层。“具有2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已成为省、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招录或聘用的“新门槛”,“无基层工作经历的,录用后5年内须安排到基层锻炼2年”,“鼓励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留在当地”,政策往基层倾斜,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让人才更加注重基层的锻炼机会,提升建设基层的主动性与使命感,在基层锤炼、提升自己,大力推进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形成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的用人导向,构筑基层人才流入‘洼地’”。

控制“放水”,千方百计留人才。“拴”住基层人才的心,才能实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基层晋升渠道狭窄、工资福利待遇低、生活条件差等原因交织在一起导致基层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要拓展基层人才晋升渠道,选人用人注重实绩,选拔真才实学、真抓实干的人才,比如实行竞争上岗,将“论资排辈”转变为“择优选拔”,对于特别优秀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竞聘时可不受岗位数额限制,让肯干的人有发展,让干得好的人有盼头。另一方面提高基层人才待遇保障,比如提高服务保障,建立农村青年人才服务中心;提高基层公车补贴标准;设置专项奖励金,设置扶贫、环保等重点工作专项奖励,疫情防控、防汛等应急工作专项奖励,对工作涌现出的优秀个人或团体进行直接奖励,既可以推动工作落实又调动工作积极性,提升基层人才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提高“产水”,绞尽脑汁育人才。“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蓄好“源头活水”,才能确保基层薪火相传。一方面要抓好培育提升,提高基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比如定期选送一批优秀的基层人才到县级部门跟班学习。另一方面要抓住本土人才,为追求更好的教育质量,很多本籍学子在初高中就开始外出求学,导致他们对家乡的感情也淡了,所以要从“娃娃”抓起,注重乡土情感的教育,每年寒暑假组织返乡学子到家乡的企业项目进行参观学习,大学生还可以提供与专业匹配的实习岗位,让他们在感受家乡变化的同时,增加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基层是人才最紧缺的地方,只有引才、育才“两手抓”“两手硬”,才能凝聚人才力量,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与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0)
上一篇 2021-05-08
下一篇 2021-05-0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