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三种思维”为基层治理赋能

湖北省仙桃市委组织部 余中举

基层工作不好做”,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成为了部分基层干部的嘴边话。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治理面临的新问题不断涌现,如果一味沿用老思维老办法老套路,基层工作只会陷入死胡同,变得越来越“不好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这表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重点在于思想破冰、大胆创新。对基层干部而言,重点要做到转变“三种思维”。

要从“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法治思维深入人心,已成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坚持依法决策、依法推进改革、依法加强治理,已成为领导干部必备的一项本领。不学法律、不懂法律、不用法律,必然会寸步难行。近年来,少数地区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执法不当等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屡屡发生。究其原因,还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处理事件时,为了尽快消除事件影响,动辄强行压制,看似暂时解决,实则埋下隐患。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关键在于提高基层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能力,从而引导群众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社会的稳定。

要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市场思维就是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发展的思维。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简政放权,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还是强化风险管理,避免出现“市场失灵”,都需要在决策中体现市场眼光,用市场成果检验决策水平。事实证明,只有灵活运用市场经济政策,发展才能“活”起来。近年来,不少地方为破解“有地无人种、在家无力种、能者少地种”的难题,大力倡导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大户承包等集约化经营方式,不但盘活了土地资源,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为我们如何处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提供了示范,也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从“替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替民做主”表面上是帮助群众办事,实则忽视民意、脱离实际,归根到底是“长官意志”“官僚作风”在作怪。基层治理是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工作,关键是要做好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凡事先问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才能真正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党员干部,要把宗旨意识贯彻基层治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使人民群众政治上有优越感、生活上有幸福感、心理上有安全感。

(0)
上一篇 2021-02-01
下一篇 2021-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