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州:“五心五线”严管厚爱驻村工作队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委组织部 潘攀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坚持严管厚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大力推行“五心五线”工作法,激发工作队员谋事信心和工作热情,让他们下得去、住得安、融得进、干得好。

精心组织,编织驻村“网格线”。针对过去干部结对帮扶后盾单位人力分散、资金不集中等问题,将原有“一对一”结对帮扶方式转变为县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每个乡镇确定2名联系县领导、一个牵头单位、若干个成员单位,包干负责该乡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按照“党群部门联软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的原则,2018年3月至今,共选派工作队员659名,其中工作队长1名,乡镇工作分队长18名(市派3名,县派15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70名(市派30名、县派40名)。对窗口部门、学校、医院、特殊行业等26个单位派出的132名工作队员进行了微调,其中市派4人,县派84人,乡(镇)派44人。采取“1+N”的方式,组织10000余名干部与18000余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统一制作并发放驻村工作队员岗位牌,印发第一书记名片,在村醒目位置悬挂粘贴工作队员承诺、公示和去向牌,推动工作队员亮身份、亮承诺、争先锋。

尽心履职,夯实管理“基础线”。出台《进一步加强全州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管理办法》(全扶领发〔2020〕5号),健全和落实工作例会、考勤、请销假、考核奖惩和督查等制度,明确工作队员奖惩,激励工作队员主动担当作为。制定工作队员量化评分细则,扣紧单位和个人“责任链”。全面落实工作队员“广西扶贫APP”管理,凡是上下班打卡、外出办事、请假、出差、加班均在线上完成。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和县纪委监委组成9个暗访督导组,对工作队员的住夜和履职情况进行“两随机”抽查,深入了解驻村工作情况,实地查看生活环境,协调落实“八有两安”,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激励关怀机制,对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帮扶成效明显的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优先评先评优,优先提拔重用;对工作队员未按照规定驻村的,对乡镇进行黑榜通报,并对乡镇和派出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追责问责,有效杜绝了“走读”现象,让驻村工作队员“驻村”更“助村”。

倾心教育,开启沟通“智慧线”。针对工作队员时间紧、路程远、集中难等问题,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先进信息设备,搭建教育互动的智慧平台,实现了学习培训多元化、沟通交流零距离。县委组织部创建“全州党建云”指挥部,开通“全州党建云”微信公众号,链接22个基层党(工)委和286个村(社区)党建微信公众号子平台,覆盖全县18个工作分队。开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专栏,定期上传驻村工作队员应知应会资料,交流驻村工作经验,让工作队员在线共享学习教育资源。开启会议“云视界”,在286个村(社区)安装“党建云”互动设备,搭建“云视界”会议系统平台,开设县级主会场和乡(镇)、村分会场,提供异地会议表决、工作队员互动答疑、“三会一课”全程纪实和实时查岗等服务。开设“远教云课堂”,依托全县不同领域322个远程教育站点,将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和“党建云”视频互动系统无缝对接,不仅开展远程直播教学,还能通过该平台与县、乡、村三级互联互通,有力破解了工作队员反映问题、交流工作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问题,实现了“数据多跑路,队员少跑腿”。

暖心关爱,构筑驻村“平安线”。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待遇上保障、工作上支持、心理上关怀、政治上激励,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工作队员驻村期间,每人每天发放伙食补助100元,通讯补贴科级干部每人每月130元、科级以下干部80元,县派工作队员每人每月发放乡镇工作补贴300元,按照每名工作队员1000元的标准落实“八有两安”工作经费,全部由县财政统筹解决。派出单位统一为工作队员购置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目前,全县共协调落实70多名工作队员吃住难的问题,让驻村工作队员吃下“定心丸”。建立派出单位“领导干部家访”制度,主要领导每月到工作队员任职村检查指导工作、谈心谈话一次以上,分管领导每月到工作队员任职村检查指导工作、谈心谈话2次以上,为工作队员解决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问题。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领导干部与工作队员家访谈心活动1.9万余人次。派出单位每年组织工作队员到定点体检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关心关注工作队员身体健康。丰富组织生活和文体生活,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进村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引导工作队员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加强身体锻炼,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更好地履职奉献。

真心服务,搭建党群“连心线”。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统筹驻村工作队员力量,做到工作责任、扶贫帮困、走访入户等三个“全覆盖”。东山瑶族乡扶贫工作分队长郑甜森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全乡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在锦荣村培植中草药材、养殖泥鳅示范点,扶持贫困户种植中草药材100多亩,发动贫困户试养殖泥鳅30多亩。黄沙河镇大路底村驻村工作队员摘下“官帽”戴“草帽”,第一书记侯守刚为全村有意愿和条件养殖的42户贫困户免费发放土鸡苗,搭乘电商快车为贫困户卖“飞鸡”,每户养鸡贫困户每年收入超7000元。咸水镇白竹村第一书记刘贺在疫情防控期间了解该村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后,立刻联系同学、战友,千方百计筹集口罩800多只和84消毒液、酒精消毒剂一批,第一时间运往白竹村,为守护村民生命健康安全“雪中送炭”。文桥镇仁溪村第一书记陈志强为解决发展村级村集体资源匮乏等问题,多方奔走申请资金,创建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站,因地制宜发展五黑乌鸡和醋血鸭等特色产业,为全村超过80%贫困户搭建“家门口”就业平台,形成“农户+基地+企业+电商”的农副产品供销模式,村集体收入从去年4万元增长到21.5万元,入股贫困户年均收益达1万元以上。

(0)
上一篇 2020-09-03
下一篇 2020-09-0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