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 您还在这里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党群工作部 于湘苏

处暑之时,热气不减。日将西落,暮色将临。与往常一样,坐在院子里的丝瓜藤下,一把竹椅,一把凉扇,偶尔听到从田埂上传来的犬吠声,望着院前的稻田,思绪渐行渐远,视线渐渐模糊,仿佛又回到了三个月前的那个下午。

隔着屏幕,跟随着记者奔跑的镜头,看着街道两边手持菊花自发送行的人们,汽笛声、送别声、哭泣声交杂在一起,直击内心。从心里不愿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事实,压抑着情绪,眼眶有些湿润,谁能想到有一天您会离开我们。袁隆平先生,以前总觉得,您离我们很远,隔着书本。现在,您离我们更远,隔着生死。其实,您又离我们很近,一年四季,一日三餐,每一碗米饭,是您留给我们的生命财富。您用朴实的“袁言袁语”和实实在在的行动,给予我们更丰富的精神粮食。

“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您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从解决中国人吃饭难到解决全球吃饭难,您这一生一门心思绕着稻田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牵挂的还是杂交水稻。正如您的学生李新奇所说:“老师事业心强,工作非常专注。在他的眼里,什么事情都没有杂交水稻重要。”经历过饥饿,您深深地知道吃饱饭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从2000年到2016年,您带领团队实现了粮食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067公斤的突破,每一次数据上升的背后都是竭尽全力的付出和义无反顾的坚守。您用一生的时间告诉我们,从梦想到现实的距离,是脚踏实地一步步走来。

“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干活啊……”

您是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获得过多项国内国际大奖,被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面前,您说自己是一个农民,更喜欢一头扎进田间地头。对于外界的肯定和赞扬,您总是淡然处之,选择做个老实人,全身心扑在杂交水稻产量新纪录和高产高质“海水稻”的研究上。即便进入90岁高龄,您幽默地称自己为“90后”,还要继续干到“百零后”。有人说,您是最不像院士的院士。瘦小的身形、黝黑的皮肤,这些都是常年在日光下作业留下的印记。但是,您淡泊名利,不断探索创新的高大形象刻在了我们心里。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您说,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您穿着30多块钱的衬衫,18年去同一家路边小店理发,病重时嘴里一直念叨着稻子的长势……攻坚克难的执着、奋进拼搏的勇气、乐观豁达的心态、低调谦逊的品德、稻谷济世的梦想……这些都是您留给我们的珍贵种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只有扣好了“第一粒扣子”,夯实思想之基、价值之基,才能行稳致远。您留下的“精神种子”悄然地埋在了我们心里,有的刚生根发芽,有的正茁壮成长,有的已长成参天大树。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漫长的思绪将天空染上了厚厚的灰,一片片稻田在风中荡起层层浪花,牵起无边的思念,恍惚间,似乎看到您坐在树高的稻穗下,摇着竹扇纳凉。

喔,原来您一直还在,在我们心里,从未曾走远……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8-20
下一篇 2021-08-2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