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红色教育的“最大公约数”

四川省泸县经济信息管理局 王鸣镝

需求井喷之下,红色教育培训变得火热。据天眼查显示,我国目前共有4000多家红色教育相关企业。而受制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健全的管理制度,行业无序化发展倾向明显。某些红色教育培训机构(简称“红培机构”)争抢客源,培训模式粗放,甚至变相引导旅游购物,有违红色教育初衷。

“知史明鉴,不忘初心”。瞻仰革命文物,聆听先烈故事,在红色文化里砥砺初心,在红色教育中吸取养分,让党史学习教育直抵心灵、凝聚动力,值得肯定。然而,当前红色教育培训存在的娱乐化、庸俗化等乱象问题,同样不容小觑。

红色教育培训本应庄重严肃。然而,不论是身穿红军服披衣露怀、浓妆艳抹、抽烟逗乐等“低级红”现象,还是“不讲正史讲野史”等庸俗化行为,甚至借着红色教育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等娱乐化行径,都让党性教育失了底色,给红色教育抹黑,影响恶劣。

究其,红色教育培训乱象背后,实则是红培机构管理不当所致。只要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有红色教育的“低门槛”,让不少闻着“商机”的民营机构接踵而至、野蛮生长,鱼龙混杂。甚至不少从事团建、宾馆、旅行社的“外行”转行而来,由于“标准”与“红线”的缺失,更让一些向“钱”看齐的民营机构,为了增强“竞争力”,动起了“歪脑筋”,让“红色教育”沦为“旅游购物”,带歪了红色教育,更滋生了腐败的“土壤”。

在红色教育培训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全面规范管理红培机构,已迫在眉捷。管好红培机构,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全国“一盘棋”,更要理顺管理机制,细化相关要求。既要规范好“门槛”,设置好“出口”,又要旗帜鲜明地定好“标准”,标出“红线”、明确“底线”,动态“监管”,倒逼红培机构自我完善、自我净化、整改提升。

当然,要办好红色教育培训,更需要打好“组合拳”,既要发挥“正规军”的主导作用,也要鼓励市场化机构有效补充。充分发挥党校和干部学院主阵地主渠道的“主力军”作用,集中力量在理论课、精品课、微党课等教育内容上下功夫,在优化培训方式在做文章,在确保学习效果上谋突破。将运营管理等交给市场化专业机构完成,形成“有效互补、强强联合”的优势格局,寻找到红色教育的“最大公约数”,擦亮红色教育底色,才能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永世流芳,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8-25
下一篇 2021-08-2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